本期的一組傳世楹聯,讓我們一起領略楹聯的情致美,情致者,真情深致也!段男牡颀垼椴伞吩疲骸肮是檎呶闹洠o者理之緯。經正而后緯成,理定而后辭暢。此立文之本源也。 ” 又云:“夫以草木之微,依情待實,況乎文章,述志為本,言與志反,文豈足征!”皆說明了文章貴乎發(fā)情明志,而作為以精警見長的楹聯,更是這樣。
種樹如培佳子弟;
擁書權拜小諸侯。
作者:沈德潛(1673~1769)字確士,號歸愚,清代江蘇蘇州人。
這是沈德潛的一副自題聯。上聯寫師者懷抱,教育后輩如種樹般精心呵護,滿懷樹人的欣然與成材的期望。下聯寫學者情志,借魏李謐“丈夫擁書萬卷,何假南面百城”之典,將擁萬卷的窮學子比作擁百城的小諸侯,既有矢志讀書入仕的豪邁,又有淡泊自處的清高。與近代語文學家夏丏尊讀書之樂“我常自比為古時的皇帝,而把插在架上的書譬諸列屋而居的宮女”異曲同工。整副聯情釆煥然,格調高古。與其奉行溫柔敦厚的詩教傳統一脈相承。
這副聯與其著作《古詩源》《明詩別裁》等一樣,對后世影響極大。曾任廣西大學校長的馬君武先生晚年卜居杉湖時,就借用其上聯,親題門聯:“種樹如培佳弟子;卜居恰對好湖山。”近代教育家羅振玉先生曾手書下聯“擁書權拜小諸侯”,贈與哈佛大學漢文圖書館。上下聯分別被名士借用,亦是一段佳話。
青少年學習這副對聯,貴在領會師長的栽培情懷與愛書風尚,讀書取正,使自己成長為一名師長期待的佳子弟。
四面湖山歸眼底;
萬家憂樂到心頭。
作者:陳大綱,字福臣,生卒不詳。清代陜西高陵鹿苑鎮(zhèn)人。
這是陳大綱在清嘉慶二十一年任巴陵知縣時所題。上聯寫眼界之寬,登樓八萬里洞庭盡收眼底,筆墨極簡省,尋常字面卻字句傳神,不雕不飾。下聯寫懷抱之深,登高臨遠,從四面湖山的空闊綿延至湖山盡處的人家,頓生萬家憂樂之思,顯然作者聯想起了范仲淹《岳陽樓記》中的名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但這里的憂樂不是對范仲淹的簡單追憶,而是自己真摯的悲憫之心,因而更加動人。
上聯一樣眼界,下聯別樣懷抱,令人欽慕。據載,陳大綱所題的這副對聯“四面湖山歸眼底;萬家憂樂到心頭”,時久剝落,時巡撫胡林翼大為欣賞,重加修飾,兼題跋語,謂大綱居官清正,愛民如子,有范仲淹先憂后樂之心,其德才不止縣令。胡林翼乃清代中興名臣,亦有題岳陽樓聯“杜老乾坤今日眼;范公憂樂昔人心”。可見其為陳大綱此聯的真摯懷抱打動,雖未如青蓮擱筆,然深服膺之。
青少年學習這副對聯,不僅要領略其精美對仗所彰顯的漢語之美,更要深植對聯內蘊的深厚家國情懷。
少年說劍氣橫斗;
長夜讀書聲滿天。
作者:李文田(1834~1895),字仲約,號若農。廣東順德人。
這是李文田幼年讀書時的一副自題聯。上聯寫壯志說劍,著重表現少年欲建功立業(yè)的凌云志向,“氣橫斗”使揮斥方遒的少年形象,英姿蓬發(fā)的少年意氣溢于言表。下聯寫奮志讀書,將滿腔抱負化為讀書的熱情,上聯的說劍就不只是論武,不只是空談,下聯的“聲滿天”與上聯的“氣橫斗”,生動地顯現了一個既躊躇滿志,又腳踏實地的少年才俊形象,志氣、豪氣、盛氣、蓬勃氣,充塞天地,直沖斗牛。
《曾國藩教子書》有云:“少年文字,貴在氣象崢嶸!崩钗奶锎寺撚凇皪槑V”二字盡得之。正是在這副對聯激勵下,李文田終于探花及第并寫下一副趣聯懸于祠堂:
憶當年貧窮,柴米全無,賒不得,借不來,二十年中,天眼未開人眼閉;
蒙今日富貴,錢銀兩便,親也臨,疏也到,九個月內,藍袍脫掉錦袍歸。
道盡了幼年窮困與今日顯貴的世態(tài)人情,一時間廣為流傳。因為這副對聯,李文田被時人稱為“柴米探花”,是為佳話。
襟懷欲吐天開朗;
意氣相傾山可移。
作者:黃興(1874~1916),字克強,號競武,湖南省善化縣人,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家,辛亥革命的主要領導者,與孫中山并稱“孫黃”。著有《黃興集》等。
這是黃興贈革命戰(zhàn)友李壽銓的對聯。上聯寫一見如故推心置腹的純真友情,“天開朗”傳遞了黃李二人實業(yè)救國的光輝理想,黃李二人初次見面就十分投機,此后李壽銓積極支持黃興的革命事業(yè)。下聯寫志同道合救國濟時的革命豪情,借用李白《扶風豪士歌》中“扶風豪士天下奇,意氣相傾山可移”原句,記述兩人遠大的革命抱負與豪邁的革命氣概。上下聯渾然鐵鑄,可窺黃興如李太白般的恣肆才情和浪漫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