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歷史典故聯(lián)語

2020-08-31 23:12:41譚全剛青青導讀對聯(lián)雜志 0條評論

郴州故郡地處楚南,天造地設,人杰地靈,具有許多我國農耕文化、楚漢文化、湖湘文化的歷史典故。故特地仿效國學經(jīng)典書籍《龍文鞭影》的文體樣式,一組二典,四言對偶,分農耕文化、楚漢文化、湖湘文化、仙釋神話四個方面,撰寫《郴州歷史典故聯(lián)語》二十二副,典故四十則,以饗讀者。


一、農耕文化



赤制耒耜;

帝拾嘉禾。


上聯(lián):赤制,炎帝侍臣,《中國神話傳說》“耒山”,清李元度重修《南岳總志》卷十引《湘衡稽古》:“炎帝之臣赤制氏作耒耜于郴之耒山。《衡陽傳聞》載:“神農及其后裔作耒耜于郴州耒山!薄洞竺饕唤y(tǒng)志》注:“耒水出郴州耒山,耒水、耒山都因神農及后裔在此地作耒耜而得名!薄榜缢搭^之一是出自汝城南耒山”《徐霞客游記》。

下聯(lián):“帝拾嘉禾”。《桂陽州志》在《衡陽稽古》引《管子》語:“淇田即騎田嶺也……桂陽北有淇江,其陽有禾倉嘉禾,炎帝之世,天降嘉禾,神農拾之,以教耕種,于其地為禾倉。后置縣名嘉禾!庇腥丝甲C全國只有一個嘉禾縣名。


舜皇遠眺;

張署謫吟。


上聯(lián):舜峰,在郴州臨武縣城西一點五公里處,傳說當年舜帝南巡,登上現(xiàn)在的舜峰遠眺,即操琴奏《南風歌》:“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后人將舜帝到過的地方叫“舜峰塞”,坐過的石板叫“韶石”,并在此建“虞帝祠”。下聯(lián),張署,河間(屬河北。┤耍圆⿲W拜監(jiān)察御史,因諫減免關中徭役賦稅于貞元十九年貶為臨武縣令,次年作七律《贈韓退之》:


九疑峰畔二江前,

戀闕思鄉(xiāng)日抵年。

白簡趨朝曾并命,

蒼梧左宦一聯(lián)翩。

鮫人遠泛漁舟水,

鵩鳥閑飛露里天。

渙汗幾時流率土,

扁舟而下共歸田。


神農進洞;

不退勸耕。


此聯(lián)講南嶺奇洞——萬華巖典故。萬華巖在今郴州市北湖區(qū)坦山村,洞邊有石墻壁畫,并有“神農伏羲塑雕”。傳說神農南巡時,拾嘉禾以后,曾進萬華巖洞培育谷種,造福百姓。當時有仙女游洞見神農大汗淋漓,干渴不已,仙女便用荷葉暗送泉水,神農喝不止渴,仙女便盜玉帝寶杯,神農飲水不干,直到百姓開渠造田,種下稻谷。此后,萬華巖周圍年年豐收。下聯(lián):不退,即趙不退。萬華巖入口處有一塊《坦山勸農記》碑,碑文記述了南宋紹興十八年(一一四八)郴州太守趙不退奉旨勸農的事跡,被稱為“中國農耕文化第一碑”。


神農采藥;

安邑趕春。


此聯(lián)說的是五代十國的后唐同光年間(九二三—九二六),今安仁縣城(原名香草坪),群民擇日祭神。宋咸平五年(一零零二)徙縣治于此,定每年春分節(jié)為“趕分社”。《中國實業(yè)志》載:“這里有一種特別風俗,每年春分、春社兩節(jié),四處商賈云集于洲上,競其物以發(fā)售”!栋踩士h志》載:“祀社神以祈谷,是日宜雨。”社神,即炎帝神農。相傳神農在安仁境內嘗百草,治百病,教化鄉(xiāng)民,方圓百里人民都慕名來安仁采藥求醫(yī),民風純正。


二、楚漢文化



三侯祭帝;

四宦入朝。


上聯(lián):三侯,漢代重臣王陵、周勃、樊噲。《史記》載:“漢元元年四月,諸侯罷戰(zhàn)下,各就國。”后項王出之國,攻入徙義帝。曰“古之帝王者地方千里,必居上游,乃使徙義帝長沙郴縣。趣義帝行,其群臣稍背叛之。乃陰令衡山王、臨江王擊之江中!庇州d:“項羽殺義帝于江南,漢王告諸侯,皆縞素親為發(fā)喪,三侯王陵、周勃、樊噲授方千里,居上游,臨長郴,安厝義帝。”

下聯(lián):四宦,即明代朝臣曾車遂,永興人,成化進士,官刑部主事,轉員外郎,后任紹興知府。他的三個兒子都為明成化和宏治進士:曾全任四川嘉定官知州、曾介為戶部主事、曾念為大成知縣戶曹河南司主事。人稱“一門四進士”。


子龍取桂;

諸葛屯兵。


上聯(lián):子龍即三國蜀將趙云,《三國演義》第五十二回“諸葛亮智辭魯肅,趙子龍計取桂陽”,說劉備攻下零陵后,派趙云攻取桂陽,趙云設計擒得桂陽郡守陳應,又假放陳應回郡勸降捉了戰(zhàn)將趙范,輕取桂陽。

下聯(lián):講諸葛亮屯兵侯憩仙的事跡,《永興縣志》載:“諸葛武侯平桂陽,即時率兵駐此,故名侯憩山。又名計山,言在此籌計也”。侯憩仙位永興縣樟樹鄉(xiāng)與耒陽交界處。


張飛巡耒;

鳳雛辦公。


上句:張飛,三國蜀將,在《三國演義》第二十一回“孔明三氣周公瑾,鳳雛醉酒耒陽縣”中說,龐統(tǒng),號鳳雛,他不滿劉備不重視自己,知耒陽縣后整日飲酒不理公事,張飛來巡,怒斥龐統(tǒng)不理政事,龐統(tǒng)將到耒后一段時間的公務找來,半日內即辦理完畢,張飛大為震驚,當場拱手揖敬,并向劉備舉薦。漢代耒陽屬桂陽郡(今郴州桂陽)。


蔡倫紙井;

杜甫圣詩。


上聯(lián):蔡倫,字敬仲,桂陽(今耒陽)人,東漢明帝末年(公元七五年或七六年以前),在洛陽皇宮為宦官,曾兼任尚方令,中常侍。蔡倫造紙術為我國四大發(fā)明之一,被稱為“蔡侯紙”,蔡倫井在今桂陽縣城,井旁有一石雕圓盆,上刻“蔡倫制”三字,屬漢時造紙遺物,距今有一千八百多年歷史。耒陽縣城建有蔡侯祠,宅門懸一短聯(lián):芳池月印;古宅風存。

下聯(lián):杜甫,唐代詩圣。曾十分向往郴州。他在人生的最后時刻,還想看望在郴州當刺史的舅舅崔偉,崔偉來郴之前,杜甫就寫了《送二十三舅錄事崔偉之攝郴州》一詩,最后四句為:“郴州頗涼冷,桔井尚凄清。從役何蠻貊,居官志在行。”公元六七九—七七零年,杜甫全家乘船泊向郴州投舅,在船上寫了《將至郴先入衡,欲依崔舅于郴》全詩八十四句,四百二十字,中有“此行急暑雨,厥上闡清涼”句,因阻雨未到郴州。后來又因行舟“漲泊于方田”(耒陽方田)漲端陽水,加之大兒病逝,又未達郴州,杜甫則在船上饑寒染病逝世。


李陵射箭;

寇準吟詩。


上句:史載,便江上游黃窾附近有彈子巖,屬丹霞地貌蜂窩狀巖體,傳說漢時李陵率軍南下征伐百越蠻匪叛亂,路過彈子巖,用箭射成多孔,為永興古八景之一。

下句:寇準,陜西渭南人。北宋景德年間(一零零四年)拜相,封萊國公,因與奸相丁謂不睦,罷官,乾興元年(一零二二年)再貶雷州司戶參軍,乘船路過便江,駐足永興驛站,寫了《經(jīng)郴州永興驛》詩:


昔擁雙旌在斗城,

今朝孤館語同名。

天遙秦樹無因見,

極目空饒悵望情。


昌黎經(jīng)此;

無量出家。


上聯(lián):昌黎,即唐代大文學家韓愈!队琅d縣志》載:“昌黎經(jīng)此”四字,有陰刻和陽刻兩幅,陰幅如屏,陽幅似錦,排列各異,字大五尺見方,蒼勁有力。實是難得珍品!安杞(jīng)此”刻在離永興縣城便江上游湘洲北岸的侍郎窾崖壁,此處有歷代官宦題刻二十多方,被稱為摩崖石刻博物館。二零一三年五月十三日,國務院公布侍郎窾摩崖石刻群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下聯(lián):無量,即無量壽佛。永興開元寺,始建于唐玄宗開元年間。相傳被宋徽宗追封為無量壽佛化身釋全真(周宗慧),生于唐開元二十三年(七三五),唐天寶三年(七五一)在永興開元寺出家,初參杭州徑山道欽禪師,后于廣西全洲湘山創(chuàng)凈土院任住持,咸通八年(八六七)二月十日圓寂,曾受宋徽宗、宋高宗、宋寧宗、宋理宗,清康熙、清咸豐六位皇帝加封為“慈佑寂照妙應禪師”。



三、湖湘文化



韓公題序;

廖士刻碑。


此聯(lián)說的韓公,即韓愈,唐宋八大家之首。蘇仙嶺歷來是道教場所,蘇仙嶺中觀——景星觀,在唐代是著名道士廖法正(郴縣人)的住處,他通經(jīng)史,善方術,精醫(yī)道,性清高,曾被唐懿宗召為御醫(yī),被封為“元妙真人”。廖道士在朝廷時,曾與韓愈相識,唐順宗永貞九年(八零五),廖道士在南岳修道,恰與獲赦回朝的韓愈相遇,二人長談不散。相別時,韓愈作《送廖道士序》相贈,廖道士獲序如寶,回觀以后,請工匠將全文刻于石碑,至今尚存。


義帝陵寢;

天國擴軍。


上聯(lián):“義帝”,即楚懷王,熊心,項羽為做關中王暗令九江王英布擊殺義帝于便江,劉邦滅項稱帝后,即派王陵、周勃、樊噲往郴縣吊祭義帝,三侯在便江森江口吊祭義帝后護送其尸骸到郴州安葬,后人有聯(lián)云:


樓頭有伴應歸鶴;

原上無人更牧羊。


下聯(lián),“天國”即太平天國,清咸豐元年八月十七日(農歷七月十二日),太平軍占領郴州,召開慶祝大會,并提出了擴軍的口號,時有天地會萬余人、采礦工人千余人參加太平軍。太平軍首領洪秀全為慶祝大會書聯(lián)云:虎賁三千,直搗幽燕之地;龍飛九五,重開堯舜之天。


伯康覽勝;

韓愈賦詩。


此聯(lián)是講唐郴州刺史陪同唐宋八大家之一韓愈游覽郴州名勝北湖的典故。北湖在郴州市中心北湖區(qū)境內。唐貞元二十年(八零四年),韓愈在監(jiān)察御史位上,因上疏《論天旱人饑狀》得罪唐德宗,被貶廣東連州陽山縣令。張署同時貶為臨武縣令,次年德宗逝,順宗繼位,大赦天下,韓愈、張署同在郴州待命回朝。期間,郴州刺史李伯康常伴韓愈游覽郴州山水名勝,還在北湖興建草亭,陪韓愈觀看叉魚,韓愈乘興作《叉魚賦》達三百零五言,中有“文客將先賦,篙工喜盡謠”句。


宗元作記;

茂叔愛蓮。


上聯(lián):宗元,即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唐貞元二十一年(八零五),在監(jiān)察御史位上,因參與政治革新未成被貶為永州司馬。他久慕郴州山水名勝,多次來郴與楊於陵、李吉甫相會,并留下《永州八記》等多篇詩文。其中多篇還被列為中學語文教材。

下聯(lián):茂叔,即周敦頤,字茂叔,號濂溪。世稱“濂溪先生”。北宋道縣人。在郴為官九年,慶歷六年(一零一六)任郴縣知縣,四年后任桂陽(今汝城)縣令,熙寧元年升任郴州知州,尊稱“理學尊祖”,曾著《太極圖說》和《通書》一圖一文敘述宇宙生成說、人與自然的關系、人生修養(yǎng)方法等,在郴為官時,政務之余創(chuàng)作千古美文《愛蓮說》。他曾在廬山創(chuàng)辦濂溪書院,后郴州各市縣都創(chuàng)辦有濂溪祠或濂溪書院。


蘇軾題跋;

秦觀填詞。


此聯(lián)是說郴州蘇仙嶺的“三絕碑”,即秦詞、蘇跋、米書。北宋紹圣三年(公元一零九六年)秦觀(字少游),因新舊黨爭被貶到郴州,第二年登蘇仙嶺后在郴州旅舍作《踏莎行》詞云:

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知何處?煽肮吗^閉春寒,杜鵑聲里殘陽樹。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shù)。郴江本自統(tǒng)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

蘇軾見秦觀詞,讀后嘆道:“少游已矣,雖萬人莫續(xù)!”并將此語寫在扇子上。

宋代大書法家米芾抄下蘇跋秦詞,到南宋咸淳二年(一二零六)郴州知軍鄒恭獲得米芾書法,特命出色工匠石刻摩崖,成為流傳千古的“三絕碑”。



曹公作賦;

霞客探巖。


上聯(lián)說明代縣邑名士曹學為湘南名剎觀音巖所作的《觀音巖賦》,長六百言。

下聯(lián)講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于崇禎年間(一六三七)曾探訪觀音巖,在《楚游日記》中寫道:“余覽山水之勝,過午不覺其餒……飯畢,已十五里,為觀音巖,巖在江北岸,西南下瞰江中,有石崖騰空,上覆下裂。直濱江流。初依其足,疊閣兩層,閣前有洞臨流,中容數(shù)人,由閣右懸梯直上,裊空掛蝀,上接崖頂,透隙而上,覆頂之下,中嵌一龕,觀世音像在焉,巖下江心,有石獅橫臥中流,昂首向巖,種種絕異。”


楊榮選美;

成祖贈聯(lián)。


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對聯(lián)文化,影響廣泛深遠。永樂年間,侍講大臣楊榮奉旨到民間選美,當時桂陽(今汝城)縣嶺秀村中頭坳阮家一女子被選中入宮,深得明成祖(朱棣)寵幸,成祖便撰寫一副對聯(lián)贈送給阮家,聯(lián)云:日明月明,大明一統(tǒng);君樂民樂,永樂萬年。


玉麟文廟;

太后龍居。


上聯(lián):玉麟,即彭玉麟,字雪琴,湘潭人,清兵部尚書。他曾為臨武縣文廟撰聯(lián)云:


魯壁藏經(jīng),道闡關、閩、濂、洛;

杏壇定著,統(tǒng)傳虞、夏、商、周。


關、閩、濂、洛,指宋明理學四大門派。


下聯(lián):說清慈禧太后為桂東貝溪戲臺背(聚龍居)所撰的對聯(lián),云:霽月光風,況此胸臆;春葩麗藻,粲開齒牙。


謝巖作記;

弘祖觀山。


上聯(lián):謝巖,宋代學者。東江湖兜率島南端有“楚云仙庵”,《興寧縣志》記:“楚云仙庵在南鄉(xiāng)兜率嶺,每年春求豐屢驗!鼻∥迨荒辏ㄒ黄甙肆┹d:“永巖結僧舍數(shù)椽,邑州判李元得書‘兜率靈巖’四字額于上,蒼古峭拔,與巖相稱”。老僧云:“太上老君住處稱兜率宮,‘兜率’二字,乃知足,妙足也!彼谓B興元年謝巖游兜率嶺作《兜率巖記》,收入《天下名山記》中。

下聯(lián):“弘祖”,即徐霞客,明代地理學家!坝^山”,觀覽郴江口的飛天山。這里方圓五十平方公里,屬丹霞地貌,紅山綠水,秀峰險崖,奇石怪洞,景妙觀奇,素有“小桂林”之稱,徐霞客于崇禎十年(一六三七)四月十一日游覽郴江以后贊道:“江口諸峰,俱石崖盤立,無寸土不麗!


四、仙釋神話



潘姑孕藻;

蘇耽升仙。


上聯(lián):潘姑,即蘇仙母親潘氏。永興人,家住便江邊的潘家園。傳說漢文帝年間,潘姑長成,許配郴縣某人為妻,尚未過門夫逝,一日在郴江河邊浣衣,江漂五彩萍藻,撈起聞吸入腹而孕。后在郴山一巖洞生下一男孩,白鹿哺乳,白鶴御寒。長大后牧牛孝母,識藥懂醫(yī)。

下聯(lián):蘇仙,即蘇耽,蘇仙從小聰慧崇孝,識百草,通醫(yī)道,一心為鄉(xiāng)民治病。一天突遇奇人,為他取名蘇耽,授以仙術。即而辭母云:“受性應仙,當違供養(yǎng)。”又說:“年將大疫,死者略半!币蝗仗K告母:“上帝來招,耽欲去矣!蹦冈唬骸叭耆ノ嵴l養(yǎng)?”乃封一柜遺(wei給)母云:“扣之隨所需皆得,明年有大疾,庭前橘葉煎水,可取以療眾,亦足稍供甘旨!闭Z畢,乘鶴飛升而去。


蘇仙孝母;

方朔題碑。


上聯(lián)說蘇仙長成,事母至孝,常到便江買鲊魚給母親吃,便江邊潘家園蘇仙觀下(蘇仙外婆家),蘇仙又種仙韭供母食。

下聯(lián):方朔,即東方朔,漢武帝寵臣,相傳漢元封時,東方朔得知蘇母活到百歲,便親筆書就一個“壽”字,石刻于蘇母山上!队琅d鄉(xiāng)土志》載:“壽字碑,在縣東門外二里雷壇觀下,相傳漢元封時,東方朔所勒,經(jīng)歷年月既久為風雨所蝕,字跡漫漶,宋縣令徐經(jīng)復摩刻之,石壁峻削,兩峰并峙,俯視江流,為前志十二景之一。”


相仙采藥;

陸羽品泉。


上聯(lián)說清嘉慶《郴州總志》載唐宣宗年間(八四七—八六零)郴人王相習醫(yī),樂善好施,兒子王錫繼父業(yè),醫(yī)術長進,到長沙治病,稱“扁鵲再世”,歸郴如之,日餐松,夜飲露,后在長沙一山中隱居羽化,人道是飲露成仙。后人建有露仙觀。宋郴州知軍阮閱詩云:


寂寞荒壇枕水邊,

長沙施藥正千年。

松間風露如前日,

何事無人更得仙。


下聯(lián)說“天下十八泉”,此泉又名“圓泉”,位于郴州城南蘇仙區(qū)坳上鎮(zhèn)田家灣村,泉水從崖壁一圓竇中流出,匯至一圓潭中,故稱圓泉。唐代茶圣陸羽在《茶經(jīng)》中將此泉排位第十八泉。至此“天下第十八泉”便聞名于世。


池塘陷萬;

龍女牧羊。


此聯(lián)傳說唐儀鳳年間,洞庭龍王之女因犯天條被貶到郴州姓萬的員外家,備受虐待。一日龍女放羊路遇進京趕考的柳毅公子,龍女求柳毅傳書與父王,柳毅持龍女發(fā)簪劃開洞庭萬頃碧波,將書信傳與龍王。龍王急派“獨角蛟”至郴州接回龍女,龍女掀令水浪淹陷了萬家。從此,“柳毅傳書”、“龍女牧羊”的故事流傳千古。


闖王入廟;

仙女成峰。


上聯(lián):“闖王”,即李闖王(李自成),明末農民起義首領。傳說李自成兵敗九宮山后,最后逃至宜章南部莽山,在厥子坪建大本營,自己削發(fā)為僧,隱居在回龍廟,至今尚有造紙?zhí)、木炭窖、煉鐵渣、鑄劍房等遺跡。上世紀九十年代初,《郴州日報》作了專門報道。

下聯(lián):“仙女”,傳說天宮七仙女中的三位仙女,不耐天庭寂寞,依戀莽山風景,下游莽山,忘了回宮而化為三座石峰,曰“姐妹峰”。

猜您喜歡

評論區(qū)

猜您喜歡的對聯(lián)及詩文:

郴州歷史典故

對聯(lián)分類

對聯(lián)知識

熱門對聯(lián)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