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張小華,江西省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文學博士,紐約州立大學訪問學者。上海大學中華詩詞創(chuàng)作研究院特聘教授。中國楹聯學會青年楹聯研究會副會長、江西省楹聯學會副會長,中國楹聯學會第二屆“聯壇十秀”,江西省委宣傳部、江西省社聯 “科普專家”,《對聯》雜志專欄作家。出版有《全民國聯話》,任《江西對聯集成》副主編,發(fā)表楹聯類學術論文30余篇。
各位理事,上午好!
我9月份剛回國,離開大家有一年多了。我去美國一年是帶著國家留學基金委項目去的,身份是國家公派留學訪問學者,圍繞這個題目我在美國一年基本是做楹聯的田野調查,下面講講這些情況。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我在美國的住所和足跡、楹聯田野調查的情況、美國華文楹聯創(chuàng)作。
一、美國的住所和足跡
我所在的學校是紐約州立大學。學校在紐約州,但是在離紐約市約3個小時車程的小鎮(zhèn)上。這里到華盛頓5個小車程,到賓夕法尼亞的費城也是約3個小時的車程。所以,我田野調查的重點就是在美東這一塊。美國也是從一批清教徒在美東北部登錄,落根東部開始發(fā)展起來的。美國版圖的四個角我都打卡到了。美西沿著加州1號公路從洛杉磯自駕到舊金山,偏西從洛杉磯出發(fā)往東北走過七八個州,經過拉斯維加斯和鹽湖城到黃石公園那一條線。最南到了佛羅里達,然后出境去了南美的島國。
二、楹聯田野調查的情況
說美國的楹聯,嚴格來說,是美國華人圈的楹聯。為什么這樣說,因為其它國家、種族的人不懂。從內容上,我們的文字人家根本不認識,意思更不懂。從形式上,不同種族不同文化的人群對顏色的認同感不一樣,不是地球上所有人都認為紅色象征吉祥,希臘、拉丁、意大利、穆斯林等人對大紅紙的感覺跟華人完全不一樣。因此對春聯及喜慶中的聯那種大紅顏色傳達出來的喜慶、熱烈的氣氛他們也沒有感覺,何況各個種族有各個種族自己的節(jié)日。因此在美國,就算有我們所說的“外國人”(其實在那里我們才是外國人)認識漢字,但漢字的內核之美他們幾乎領略不到。先不說其它種族的人,就說美國的ABC(在美國出生的中國人),他們會說普通話,廣州話、福建話,也認得一些漢字,但他們基本止步于生活層面的交談閱讀,對漢語深層次的理解與運用,除非是漢語言專業(yè)的,都不行。但大家都懂的,千辛萬苦移民到了美國的華人,有誰會回頭讓自己的孩子學中文?
在美國的頭幾個月搞清楚了這個情況以后我尋找對聯基本就是在華人圈,最后就是在華埠,準確地說,是在華埠的各個門店面里。一般來說,門店里對聯的內容極為簡單與程式化,諸如“生意興隆,財源茂盛”之類的。
華盛頓的華埠有一個大牌坊,牌坊兩邊刻有對聯。在費城的西安拉面館我也看到了對聯。紐約曼哈頓中國城哥倫比亞公園及附近有石門的地方,石門兩邊會刻上對聯。有些會所門口也有對聯,如宗親會所。但華埠的商店店面兩邊門框基本不會有對聯。我居住的小鎮(zhèn)的中餐館也有對聯,但不是說,有中餐館的對方一定有對聯。
華埠也好,小鎮(zhèn)也好,他們的對聯都在屋里張貼,屋外沒有。應該說,整個美國張貼對聯的情況都是這樣,從美東到美西,皆如此。他們?yōu)槭裁床辉谕饷尜N對聯,后來我為央視紀錄片《楹聯里的中國》做更深的調查時找到了答案。
第一,入鄉(xiāng)隨俗,美國是西方文化的世界。
第二,非常多的原因,相當一部分華人不想自己的家從外面一看就是中國人的。
第三,在美國其它種族的人都知道中國人喜歡存錢,因此華人不想自己的房子在外面有明顯的中國標志,從而被賊惦記。
“被賊惦記”這幾個字是我已經移民定居紐約的朋友告訴我的,她說,紐約的老華僑都知道,千萬不要讓賊知道這家房子主人是中國人。后來我在曼哈頓中國城大街上問過一個六十來歲的廣州女人,她八十年代初去了紐約,她也是同樣的答復。
2019年6月上旬央視九套紀錄片頻道的導演霍明聯系上我,希望我協助拍攝《楹聯里的中國》,負責海外楹聯這一塊。他希望我提供一個海外華人的案例,以故事的形式講出來,內容定在春聯。這個案例的理想狀態(tài)是,第一代和第二代都在撰寫春聯、書寫春聯、張貼春聯。我簡單將我在美國所了解到的告訴他,我說,我能給你提供一些資料,但肯定達不到你的要求,不過接下來我會以你的要求去收集資料。
然后,我通過幾個渠道尋找春聯。
1、我室友給學生群發(fā)郵件。我室友在我訪學的大學做中文老師,班上的孩子基本是ABC。
2、我美國的導師。我導師教中國文學文化的課程。
3、我訪學的大學的一位理工科教授。這位教授原籍江西撫州,出生于廣州,有家學底蘊,他夫妻倆七八、七九年考取大學,然后出國留學,然后移民。
4、我的一位家住紐約州的朋友。這位朋友自己移民十多年,但她老公的母親去美國有四五十年,他老公去美國也有三四十年,他老公家族的人基本都在美國。
四個渠道尋找一圈下來的結果是:室友的學生里一個都沒有。兩位出生于中國成長于中國的美國大學教授自己過年不書寫、撰寫春聯,甚至也不張貼春聯。我那位朋友家里會貼,但只在屋里貼,她身邊沒有創(chuàng)作、撰寫、書寫對聯的人,他們的春聯都是買來的,過年的時候湊一個氣氛。
我導師跟我說,據他了解,因知識移民的,在學術,在高校這一端的人群基本不會撰寫書寫張貼春聯,從某種意義上說,對聯不是他們世界的事物。如果我要尋找春聯,尋找對聯,必須到生活氣息濃厚的開店的或做工的這一人群中尋找。于是,我決定再次深入紐約市的中國城。
深入紐約市的中國城還是蠻有收獲的。我找了三個有代表性的點,分別提供給了央視,央視攝制組也專門趕在我回國之前赴紐約進行拍攝。這三個點分別是:紐約東方書店、一個廣州人開的中餐館、一個賣中國風禮品的精品店。
紐約東方書店春節(jié)的時候有寫春聯送春聯活動,來領春聯的人大部分是華人,但也會有其它種族的人。這些來領春聯的其它種族的人要么來過中國,要么他們的直系親屬正在或者曾經在中國工作生活過,他們景仰中國文化。東方書店平時有人教授書法,老師教人寫字的時候會用對聯作為書寫的內容。
廣州人開的中餐館里貼對聯,餐館里相當于中堂的位置有一個活動背景墻,慶壽、慶婚之類的宴席上會調換不同的背景畫,背景畫兩側貼有對聯,但這個對聯是固定的,就是做生意人的“生意興隆”“財源廣進”之類。在這里,對聯是中國元素,是表現形式,與內容無關。這副做生意人的祈愿聯在婚禮上充當婚聯,在壽宴時充當壽聯。他們需要對聯,只是覺得那個場合那個氛圍應該有對聯,沒有就覺得少了一點什么。禮品店的名字叫美麗閣,美麗閣里一片中國紅,有非常多的對聯,最多的是婚聯、春聯,也有少數喬遷聯。老板說過中國年的時候他的生意還是不錯的。順帶提一下,老板夫妻倆是在越南出生的第三代華人,原籍福建,他們八十年代初尋找美國夢去了美國。
三、創(chuàng)作情況
華人圈里有人在創(chuàng)作對聯,特別是因為微信聯通世界的強大功能,移民到美國的第一代華人通過微信群創(chuàng)作楹聯蠻活躍。所以,就有大家經?吹降哪衬澈韧庹髀、海內外大賽。因為只要有一個大陸之外的人參加就算是海內外活動,就算是國際性的。
從創(chuàng)作主體來說,這些人都是在國內接受完教育然后因各種原因去了美國的人。因為在國內接受完教育,受過中國傳統(tǒng)文學作品的濡養(yǎng),他們能感受到漢字的魅力、漢語文學的魅力,也就說他們已經具備了領略漢語文學魅力這一素質,同時具有一定的駕馭漢字的能力。
他們在美國聽說讀寫英語都是止于生活層面和工作層面,但到了精神食糧層面,他們需求的,仍然是中國的文化、文學作品,只有這些營養(yǎng)才能讓他們有精神的愉悅、享受。就像當時因為央視節(jié)目的事情我跟定居德州的一個聯友聊天,她可有熱情了,第一次打了將近兩個小時電話,說的都是中國文學作品、中國文化的價值,說這是他們的根,是他們永遠割舍不掉的,說她認為這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他們要繼承發(fā)揚光大等等,后來把我說怕了,我都不敢接她的電話。
央視紀錄片《楹聯里的中國》,十集,每集25分鐘,安排在春節(jié)播放。我參與的這部分拍攝了三四天,但呈現出來時約五六分鐘的樣子。最開始導演設計做春聯,但后來因為時間的原因,拍不到春聯的真實場景,所以,改到《聯里尋根》這一節(jié),前幾天我?guī)退麄兛戳艘幌录糨嫷哪_本,又調了。
在創(chuàng)作這一塊,我給央視紀錄片頻道推薦了一個楹聯創(chuàng)作人,他在用楹聯尋找他的文化之根。他是一個餐館詩人,創(chuàng)作書寫對聯。廣東臺山人,現居美國羅德島。他經;貒鴧⒓踊顒,在國內楹聯大賽中也拿過獎。為了央視的節(jié)目,他在美國的華人圈里專門搞了一次“迎中秋”對聯創(chuàng)作活動,為了與建國七十周年數字對接,他精選了七十副聯。他還專門組織了一個五十六人參加的活動現場供央視攝制組拍攝,現場掛了幾副對聯,也有幾個人寫對聯。這五六十個人里面,除了三四個白人,都是黃種人,并且基本是移民美國的廣州人。
在美國的華人也會用微信圈共同創(chuàng)作對聯,有些地方也會成立相關協會,但還是一句話,這些主體都是在國內接受完教育然后因各種原因移民美國的人,也就是說,他們是第一代移民,第二代參與的很少,第三代幾乎不可能。
所以說,如果要想讓楹聯走遍世界,是要依靠在國內接受完教育的人將楹聯帶到世界的各個角落。但我們同時也應該明白,文化元素離開了土壤,她的存在形式,她的生命力真的不是我們一廂情愿地想像中那樣強大豐盈。所以,請大家珍惜,也讓我們慶幸,我們能有一批朋友在楹聯的土壤里共同愛好著楹聯,共同在這片土地上讓楹聯之花迎風綻放。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