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元一生鐘愛荔枝,品嘗、種植、贊美之。在阮元留存世間的墨寶之中還有與荔枝相關者。這其中有一則故事,故事涉及到近代名人章太炎。
章太炎因生前敬慕抗清英雄張蒼水,表示“生不同辰,死當鄰穴”。張煌言(號蒼水)死后葬于杭州南屏山北麓荔枝峰下,成為與岳飛、于謙一同埋葬在杭州的英雄,后人稱之為“西湖三杰”。
1936年章太炎病故,靈柩暫厝蘇州。1955年江浙兩省組織治喪委員會,于次年4月1日將靈柩遷至杭州南屏山荔枝峰。墓前樹“章太炎之墓”小篆大碑,碑文系1915年章太炎自篆。1966年底,太炎墓遭到破壞,遺體曝于荒野,楠木棺材也被劫走。1981年10月辛亥革命70周年前夕撿回骨殖重新安葬于原處,墓形如舊。
奇怪的是章太炎墓在南屏山。對此,有人懷疑當年重修章太炎墓修錯了地方。據(jù)說荔枝峰是一座不起眼的山丘,雖然曾立有石刻,但是始終不知石刻在哪。
2018年“十·一”國慶節(jié)前夕,西湖景區(qū)幾位工作人員巡視西湖,為即將到來的“黃金周”提前做好安全檢查工作。他們在一條雜草叢生,人跡罕至的小道巡看著。在繞過一個小山坡的時候,姓邵的書記發(fā)現(xiàn)一處巖壁上掛滿了藤條,走近仔細一看,竟發(fā)現(xiàn)了石刻。
他撥開藤條后,眼前呈現(xiàn)出“荔峰”二字。邵書記心里納悶,這“荔峰”兩字是什么意思呢?于是就用手機拍了幾張照片帶回去仔細研究。邵書記向西湖文管局反映了發(fā)現(xiàn)“荔峰”石刻的事情,于是專家們經(jīng)過實地考察研究,并翻閱圖書文獻,最終確定“荔峰”石刻是清代阮元的作品。
“荔峰”碑,高30厘米,寬50厘米,摩崖隸書橫行,字徑15厘米,題款字徑5厘米。這塊“荔峰”碑右上角有條裂縫直至阮元的落款處,推測是水流加風化造成的。
原來南屏山是一片群峰的總稱,山中又有無數(shù)座起起伏伏的小山丘,荔枝峰(荔峰)就是其中的一座小山丘。
從阮元的荔枝情緣中,我們看到他為酒駕“辯白”,替貴妃“洗白”,對諸兒“道白”,與荔枝“對白”,憶吃法“獨白”,幫阮!巴掳住保约敖o人間作了“補白”,解除了人們心中對荔枝峰的疑問。他對荔枝的情和愛也從這墨跡石刻上溢于其外,留馨世間。
荔枝情緣是一個側(cè)面,由此可見阮元不愧是為官有道,為學有法,為人有情的“一代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