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至有唐一代為極盛,而詩風未盡焉。后世問津者不絕,終不復(fù)得路。幸耶?悲耶?若觀夫海,不可溯游,不知所終也。比之于楹聯(lián),盛于有清,及至于當代,蔚然成流,時人入轂者亦眾矣。溯源乎?觀海乎?個中曲折,各自心知。而孜孜以求者,亦未可勝數(shù)。
劉君新才,贛南興國人,汲于此道也久,性澹遠,故能以恒持之。初識之時,下筆即謹嚴有致,每有清新之氣,尤擅于細節(jié),看似不經(jīng)意之語,細思則令人為之一動。后來諸作猶可見之,如《茱萸》之“家山不遲暮”,如《難老泉》之“一生不能老”,皆可謂自然而深刻之語,不事雕琢,而皆有真意。
入門則易,登堂入室則難,詩如此,楹聯(lián)亦不例外。觀新才近年作品,頗具變化,潛心之處,漸臻練達。讀《題廣東羅浮山》,如一氣呵成,諸分句之間,銜接綿密若不可分,至“左幾峰讓與神,右?guī)追遄屌c仙”處,其空靈之態(tài),令人拍案,直如無中生有矣;而題《張騫》,“知九州亦彈丸相仿佛”一語,可見空間上之睥睨,“后大國人臣,復(fù)生蘇,復(fù)生鄭”一語,又可見時間上之指點,縱橫集于一體,可謂氣勢全出矣。自古文無定法,妙用出乎心,變化出乎手,其可傳乎?
忽思及前人言:聯(lián)之靈在空不在巧,聯(lián)之厚在意不在辭,聯(lián)之雄在氣不在直。覺此論亦與劉君之風相合,可互為詮釋矣,聊錄于此以贈之,亦為自勉。
庚子年仲夏 林南記于麻城
附:劉新才對聯(lián)選
題難老泉
三絕并相傳,此可尋晉水淵源,圣人心跡;
一生不能老,世猶多待澆禾黍,未競文章。
題劍門關(guān)
形勝稱兵家鎖鑰,自古必爭,看臥虎藏龍,落日西風拖劍氣;
山關(guān)記蜀相情懷,至今不老,愿銷戈鑄甲,木牛流馬載琴聲。
題溫州江心嶼文信國祠
放眼即浙閩贛粵,半璧如何?一寸尚存,老臣不死;
立祠對河岳日星,九天可鑒,千秋而祀,正氣有源。
題溫州江心嶼浩然樓
有詩匪不才,只數(shù)片山,對吟樓外;
逆旅愿無恙,有一江水,同在天涯。
題廣州五仙觀
民物盡昭蘇,銜上界之憫心,五羊五形態(tài);
仙姿絕瀟灑,自西湖而南嶺,一地一淵源。
題滄州風神廟
作幾間以庇眾生,看雪驟風狂,此天地誰堪立足;
發(fā)一怒而終百忍,到山窮水盡,是英雄你莫回頭。
題廣東羅浮山
此一半源于陸,彼一半源于海,朝午夕云動山移,看靈秀有余,攢而作嶺;
左幾峰讓與神,右?guī)追遄屌c仙,道釋儒風生水起,想精華太滿,溢以為泉。
題西安大雁塔
外域遠傳燈,詮譯經(jīng)藏,是大法相宗師一千部;
春風初試筆,登臨意氣,在小塵寰勝境第七層。
題魯迅
使君識斯民有疾、斯民將死之哀,恨缺精良藥石;
誰人予一厝朔東、一厝雍南之力,移除愚昧江山。
題張騫
知九州亦彈丸相仿佛,襟懷自此開,后大國人臣,復(fù)生蘇,復(fù)生鄭;
拓千里算兵刃只權(quán)宜,蹇塞終須破,有春風絲路,與言漢,與言戎。
題寺廟齋堂
合天然即是佛心,且吃這三餐飯去;
得禪味便無我相,已忘第幾度鐘來。
題茱萸
木葉正蕭騷,紉佩相傳,續(xù)一卷千年香草;
家山不遲暮,襟懷自若,對重陽萬里高秋。
詠李花
破蕊笑門前,與別梅花,趁此青春規(guī)子弟;
有蹊成足下,待同桃實,知君何事忘言辭。
讀肖華《長征組歌》有感
莫從出處論英雄,要解開桎梏千重,看我布衣成勇者;
長使后人知勉勵,只拾取烽煙幾片,讀之心跳已怦然。
清明掃墓有感
客紅塵數(shù)十春,撒手曰歸,抔土終于能作主;
芟芳草兩三蔟,燃香為奠,少年尚不識低頭。
劉新才近照
劉新才,男,1973年生,江西興國人,在職教師,中國楹聯(lián)學會會員。其作品感情真摯,含義深遠,文風穩(wěn)健。在全國各級各類聯(lián)賽中多次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