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國對聯(lián)網(wǎng)首頁對聯(lián)知識古今聯(lián)話楊陸:漫談麗江楹聯(lián)(下)

楊陸:漫談麗江楹聯(lián)(下)

2019-10-30 23:17:30楊陸納西話賨 0條評論

二.麗江楹聯(lián)

1、麗江對聯(lián)文化的輝煌先聲——明代木氏土司的楹聯(lián)

(1)為什么麗江的對聯(lián)文化注定發(fā)軔于明代納西族木氏土司?

對聯(lián)本是漢語言文化、我國特有的一種傳統(tǒng)文學藝術形式。而地處祖國西南一隅、以麗江古城為中心的納西族聚居區(qū),卻無遜內(nèi)地,久是個“邑人喜聯(lián)、擅聯(lián),出邑人之手佳聯(lián)頗多”之境,以至原麗江納西族自治縣被譽為云南省的“楹聯(lián)大縣”之一。這是一個突出的文化現(xiàn)象,具有鮮明的地域性、民族性并且生機不息。這不僅是納西族的又一美譽,而且以麗江對聯(lián),深刻昭示出中華民族大家庭的文化血脈!

當我們就這一文化現(xiàn)象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包括經(jīng)“文革”凋零、新時期隨經(jīng)濟文化振興而復興的全過程進行考察,溯其“來龍”,可以清楚看到:麗江的對聯(lián)文化,時間上不可能產(chǎn)生于明代之前,作者不可能產(chǎn)生于當?shù)貪h族在內(nèi)的旁姓平民階層;這樁“歷史的功績”非木氏土司莫屬!并又在長達近三百年的歷史時期為其壟斷。換言之:這是由納西族木氏勢力入主麗江的歷史格局決定的。假若當初是別一番歷史格局,對聯(lián)也必然按其文化特性與發(fā)展規(guī)律,在祖國的這塊土地上遲早萌生、發(fā)展。但歷史不可能重演,麗江的對聯(lián)文化注定發(fā)軔于明代納西族木氏土司。

因為直到南宋末年,從滇西北到川西南這一廣闊的古納西族地域還處于“依江附險,酋寨星列,不相統(tǒng)攝”的封建領主時期,既未形成統(tǒng)一政權,經(jīng)濟發(fā)展和往來也是緩慢、松散的,不足以形成聯(lián)系緊密的“共同經(jīng)濟生活”;“共同文化”是世代相沿的古納西文化,并無全面引進和推行漢語言文化的政治經(jīng)濟基礎,可知:作為漢語言文化精要的對聯(lián),此時期無由產(chǎn)生。

木氏統(tǒng)治麗江,為元世祖中統(tǒng)四年(1263)阿琮阿良實任“察罕章管民官”至清雍正改土歸流(1723)的460年。這里有個統(tǒng)治范圍大小的問題:木氏統(tǒng)治麗江早在初唐時期就開始了——以唐高宗上元年間(674—676)木氏先祖秋陽任“三甸總管”為標志。三甸即三賧,今麗江壩一帶;元代的“察罕章”則是包括麗江壩在內(nèi)一個更大的納西族地域,明清代的麗江府范圍更廣。木氏先祖審時度勢,順應了歷史發(fā)展歸附蒙元,不僅使木氏從遠近眾多勢力中脫穎而出,一統(tǒng)廣大的納西族地域,而且使這一區(qū)域自西漢設置郡縣以來再度納入了中央王朝的管轄范圍。

但元朝時期,麗江對聯(lián)還不可能形成。元代,有不少朝廷官吏、中原文人來到麗江,為漢文化在納西族地區(qū)的傳播起了積極作用。如大德年間宣慰副使李京的一首《雪山歌》:“麗江雪山天下絕,積玉堆瓊幾千疊……”就引發(fā)了納西人從漢文學審美的眼光,來重新審視這座他們世代奉為神明的雪山。然而蒙元統(tǒng)治者對漢文化既利用又壓制,所謂“九儒十丐”就說明元代漢族下層知識份子地位之低下。對聯(lián)在整個元代、在全國都顯得蕭條。以教育而言,實無麗江在元代已真正設立儒學的任何具體記載,所謂元代麗江已建學宮、設立儒學,乃虛應故事而已(而南鄰的鶴慶縣,自元代起就開設了儒學教育,比麗江早出400余年;東鄰的永勝縣也自明洪武年間設立“瀾滄衛(wèi)”時起開設儒學教育,比麗江早出320余年)。面對高度集權的明中央王朝,麗江木氏土司深感經(jīng)濟發(fā)展和漢語言文化之重,于是“課農(nóng)桑,興學校”,自己極力效學漢文化。其實并未建立學校,而是由外地聘請漢族文人來做家庭教師,或將子弟送往鶴慶、大理入儒學,并引進中原各色人才,“交滿天下”,尤對知名文人禮遇有加。而對治下百姓則采取“愚黔首”政策,所謂“木氏有例,禁人民讀書”。聞名遐邇的“天雨流芳”(納西語:“看書去吧!”)匾文,起初僅只是木氏土司教導本族子弟之語,后世才被發(fā)揚光大、引為整個納西族的讀書重教傳統(tǒng)。一直到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麗江方由流官通判、孔子66世孫孔興詢力排木氏阻撓建成學宮,1705年議準設立府學并設文武學額,再經(jīng)雍正元年改土歸流,才最終沖決了木氏藩籬,使麗江匯入了中國1300余年科舉史上最后的兩百年!

面對博大精深的漢文化和明朝開國皇帝、“對聯(lián)天子”朱元璋在除夕前傳旨“公卿士庶家門上,須加春聯(lián)一副”這種已遠不同于元代的氛圍,便壟斷了麗江文化教育的明代木氏也必有著一個漸次深入提高的長期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換言之:明代前期,麗江本土或即木氏的詩文對聯(lián)還不可能“突變”產(chǎn)生。以迄明代中葉有確切記載的第一位木氏作家木泰(1455—1502)的詩聯(lián)出現(xiàn),已是木得起始的第六世,其間長達100余年,正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以木泰發(fā)端,歷定、公、高、東、旺、青、增、懿、靖,凡十世乃入清代,此即文學史所稱“明代木氏作家群”陣容(其中:定、旺、懿應有詩聯(lián)之作而未能留傳)。此之后,麗江府于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由流官通判、孔子66世孫孔興詢力排木氏阻撓建成學宮,四十四年(1705)議準設立府學并設文武學額,次年方正式開設府學,再經(jīng)雍正元年改土歸流,這才最終沖決了“開門節(jié)度,閉門天子”的木氏藩籬!案牧鞫螅恐疇幾藻,出類拔萃者臚有其人……”而旁姓納西族士子接受漢儒學,同樣需有個漸進的過程,這是不可能與政治變革同步的。自1706年開設府學,除了按學額選拔貢生的定制,本土士子中出現(xiàn)的第一名舉人是1750年乾隆庚午科楊光俊,第一名進士是1829年道光己丑科王春藻(志書所載之前考中舉人、進士者皆為寄考籍于麗江府的外籍士子),與同周之松(1774年乾隆甲午科舉人)、李洋(1800年嘉慶庚申恩科舉人)等為代表的改流后首批旁姓作家,均顯示了這個過渡期。麗江的漢文化僅木氏“一枝獨秀”的局面,包含了這個過渡期。因此我們才說:由木氏發(fā)端并壟斷的麗江漢文化,自木泰為標志的明代中葉以迄旁姓知識份子和作家出現(xiàn)的清代中葉,長達近300年!其之前,由木氏勢力入主麗江所形成的政治經(jīng)濟與民族歷史格局注定:麗江的對聯(lián)文化,只可能發(fā)軔于明代納西族木氏土司!

改流以至清末,木氏后裔也與旁姓平民一樣走上科舉之路,有不少考選為貢生、文武舉人、副榜,有的成為著名詩人或以詩、聯(lián)遺世,如木正源(羲民)、木坤(芷園)。江山依舊,文化則已非木氏獨領風騷,而是與同諸多旁姓作家一道“百舸爭流”了。

(2)明代木氏對聯(lián)評析

“百代興亡朝復暮,江風吹倒前朝樹”。木氏式微,再經(jīng)朝代更替、近現(xiàn)代社會動亂、兵燹及文革“破四舊”浩劫,為數(shù)本不少的明代木氏對聯(lián)多已失傳,現(xiàn)僅見本文所列如下16聯(lián)(其中批紅的6聯(lián)是已然作為楹聯(lián)、摘自律詩的“摘句聯(lián)”),均格律嚴謹、對仗工穩(wěn)且遣詞典雅,并情景意蘊,已足以體現(xiàn)其高起點、高品位的一代風貌。茲依時序為列:

木泰1聯(lián):

鳳詔每來紅日近∕鶴書不到白云閑

木泰(1455-1502)字本安,號介圣,明代麗江第六任土知府,為迄今所知第一位木氏作家。此聯(lián)系其僅存的七律《兩關使節(jié)》頸聯(lián),今選為木府大門楹聯(lián)。以形象鮮明的比喻描寫、寄托了忠誠于中央王朝、亦望受倚重之心。

 

木公3聯(lián):


越自漢唐,縉笏簪纓世胄

肇興元宋,衣冠文物人家

木公(1494—1553)字恕卿,號雪山,明代麗江第八任土知府,詩作尤豐,為木氏代表作家。此聯(lián)自述木氏史跡,美其家世顯榮,成為木氏家族的傳統(tǒng)門聯(lián)。

一片垂慈花馬國∕千秋永鎮(zhèn)玉龍山

此聯(lián)當為嘉靖乙末年(1535)木公命擴建北岳廟之時所撰,表達了對所供奉納西族的保護神“阿普三多”的景仰和希冀。


云漏斜暉影∕山藏古雪陰

此聯(lián)本為木公游大理點蒼山五律《游十九峰深處》頷聯(lián),描寫出一幅濃云斜暉、深山古雪的清幽寧靜之境。被選移為劍川石寶山聯(lián),成為麗江納西族最早題撰外地名勝的楹聯(lián)。

 

木高2聯(lián):


云霄雨露興喬木∕笮國山河鎮(zhèn)世家

木高(1515—1568)字守貴,號端峰,明代麗江第九任土知府,以武功著稱,亦善詩;蛟拼寺(lián)為其父木公所撰,非。此聯(lián)嵌“喬木世家”四字,其上匾額亦此四字,實為嘉靖四十年(1561)欽賜并褒獎并“準建牌坊一座”之時所撰,其時木公已謝世8年。

云霄,喻指朝廷。  笮國,木氏先祖“世居”的漢晉定笮縣(今四川鹽源),移指麗江。


崇山峻嶺何斯足∕明月清風不時來

此聯(lián)題于大理海東挖色鄉(xiāng)大漬朋村以北沙漠廟,為木高朝雞足山于途所作。廟始建于晉代,白語稱“梭么什門”,意為沙漠神里或神都,屬白族本主信仰。

 

木東1聯(lián):


翠柏參天秀∕丹葵向日傾

木東(1534—1579)字震陽,號文巖,明代麗江第十任土知府。此聯(lián)原懸家廟,后懸于木家院正堂。木氏家廟,家院均背倚“黃山古柏”,以實景之描、葵花向陽之喻,抒忠誠于中央王朝之心。

 

木青2聯(lián):


養(yǎng)和身自健∕習靜境相忘

木青(1569—1597)字長生,號喬岳、松鶴,明代麗江第十二任土知府,僅29歲而卒。其詩選入《列朝詩選》《清詩略》,被譽為“……如飛仙跨鶴,渺不可即”“皆中土詩句也。”

此聯(lián)為其五律《夜作》頸聯(lián),選用為劍川石寶山聯(lián),收《石寶山古今對聯(lián)選》。


琴書常作侶∕木石與為居

此聯(lián)為其五律《移石草亭》頸聯(lián),表現(xiàn)親近大自然,怡情于琴書。今鐫懸木府家院。

 

木增6聯(lián):


玉岳祥開龜獻瑞∕文峰靄慶筆生花

木增(1587—1646)字長卿,號華岳、生白,明代麗江第十三任土知府,詩文詞賦之作甚豐,與其祖木公同列木氏代表作家。他力倡學習漢文化,修“萬卷樓”廣集諸子百家之書,與中土諸多名士交往甚勤,明末徐霞客至麗江即木增盛情相邀。

此聯(lián)為其描寫麗江壩風光名聯(lián),“龜”指麗江壩東南田疇間的龜山,“筆”喻指麗江壩西南奇峰獨拔的文筆峰。


禪心寂靜千峰雪∕道性空明萬里天

木增36歲就讓位于子,隱居深山,其避世思想既因明末時局動亂,也出于他較多受到佛家和道家的影響。此聯(lián)說禪心、道性,曰寂靜、空明(一作“虛明”),與永恒的雪岳、昊天相系,心境甚明。此聯(lián)原有木增親筆,后不存。今鐫懸“玉柱擎天”景區(qū)。


談空客喜花含笑∕說法僧閑鳥亂啼

此聯(lián)今存墨跡,行草。在明代木氏作家中,亦其書法成就最高,名家評曰“行筆瀟灑飄逸,章法縱橫奇崛,觸處成韻!泵鞔髮W士周延儒稱其“字逼鐘、王”。 

談空客:佛教有“空宗”和“有宗”,二宗各執(zhí)一辭相爭辯,“談空客”泛指談講教義的佛教徒;êΓ貉葬屽饶材嵩陟`山會上拈花示眾,眾皆默然,惟迦葉尊者破言微笑。迦葉為禪宗初祖,此謂禪宗以心傳心。 說法僧:佛教謂道為法,講道即說法。


僧在竹房半簾月∕鶴棲松徑滿樓臺

此聯(lián)存影印原跡。末“臺”字疑誤。


無色無聲,不著六塵,云飛遠岫

非取非舍,常在三映,月朗晴空

此聯(lián)題于賓川雞足山悉檀寺。明代,麗江木氏是佛教名山雞足山的大檀越(施主),悉檀寺就是木增捐資修建的,他在雞足山題聯(lián)應非少數(shù),僅此見存。

六塵:佛經(jīng)稱色、聲、香、味、觸、法六者為塵,與六根相接,產(chǎn)生種種嗜欲和煩惱。 三映當為“三昧”之誤,亦佛教語,意為定、正定,即排除一切雜念使心神平靜,《智度論》:“善心一處不動,是名三昧”,后指解脫束縛為三昧。


泉過仄徑清如洗∕松滿懸?guī)r翠似流

此聯(lián)為其題寫雞足山《羅漢壁》七律之頸聯(lián),改用為劍川石寶山寶相寺聯(lián)時個別字詞有改動。用詞古雅、情景交融,頗能道出這座名山古寺的意境。

此外,尚見木增所書一聯(lián):“花鳥乃多情好友∕詩酒真無量福緣”,非其所撰,乃古聯(lián)。

 

木靖1聯(lián):


玉壘千年存古雪∕金沙萬里走波瀾

木靖(1627-1671)字曉蒼,號文明,與其父木懿并處明清易代之際,于康熙八年(1669)襲任清代麗江第二任土知府。此聯(lián)為其七律《雪山》頷聯(lián),此詩在麗江納西族文人中傳誦甚廣,認為是木氏作家題詠雪山的壓卷之作。以其描寫麗江山川之壯美,早被稱為“鄉(xiāng)賢舊聯(lián)”,至今廣用為麗江春聯(lián)。

 

【結語】本題通過探討麗江這方水土特定的民族、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發(fā)展歷史,斷言:麗江的對聯(lián)文化,注定發(fā)軔于明代納西族木氏土司。并通過所列碩果僅存、高品位的明代木氏對聯(lián)的評析,指出這既是木氏在一個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壟斷麗江漢文化的產(chǎn)物,又在客觀上成為麗江對聯(lián)文化的輝煌先聲,對麗江對聯(lián)文化后世的興盛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這是納西族木氏土司的一個歷史貢獻。

 

2、麗江對聯(lián)文化的三個鮮明特色

由麗江楹聯(lián)及其歷史發(fā)展,不難看到:它在秉承中華楹聯(lián)優(yōu)秀傳統(tǒng)同時,呈現(xiàn)出這樣幾個鮮明特色:

(1)鮮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聯(lián)語所闡發(fā),始終不離玉龍雪山——金沙江這片鐘靈毓秀之地,始終立足于頑強自立又“慕義向化”的納西民族心理,從而充分展現(xiàn)了熱愛家鄉(xiāng)和祖國的情懷、本民族的理想和追求。自撰聯(lián)如此,移用大詩人杜甫的名句“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云變古今”,改“錦”為“金”、“壘”為“岳”,一樣體現(xiàn)了這種無時不眷戀故士風物之心,成為一副切合麗江景色、至今廣為應用的絕佳春聯(lián)——


金江春色來天地∕玉岳浮云變古今

在楹聯(lián)的表現(xiàn)形式上,固然以格律嚴謹?shù)穆?lián)作、悅目賞心的漢字書法領風騷,又并存了非麗江莫睹、異彩獨放的納西—漢雙語聯(lián)、記音納西語聯(lián)和東巴象形文字聯(lián),益加體現(xiàn)出獨特的民族性。

(2)極大的廣泛性。麗江楹聯(lián)的內(nèi)容,遍及社會生活各個層面、上下古今,其種類的豐富和創(chuàng)作手法的多樣(如用字之嵌字、疊字,修辭之設問、借代,對偶形式之正對、反對、流水對,用典,集句,改造等),都盡可與內(nèi)地媲美。表現(xiàn)形式上:既以此地、此景、此情的自撰聯(lián)為多,也匯聚了書之江南塞北皆準、古今沿用的傳統(tǒng)聯(lián);既以漢語格律聯(lián)為主流,又保存并發(fā)展了上述各種納西語聯(lián)。就作者而言:由初期木氏統(tǒng)治階層所專,擴展到廣大士民中的科舉知識分子、新知識分子,進而由文化人圈子擴展到宗教、政界、武將、工農(nóng)學商以至各行各業(yè)人士,包括當?shù)仄渌褡寮盎掠、從業(yè)、流寓麗江者。再是使用范圍上,早已形成了“門聯(lián)春貼亦堪夸”的民風,進而院內(nèi)正房,堂屋、寢間、洞房、書房及廚間、廄欄等,都成為貼聯(lián)以寄懷之所;舉凡慶典、開業(yè)、行業(yè)店鋪、祝壽、婚娶、吊挽和守制,建房、遷居以至修治家譜等,無不以楹聯(lián)裝點。

(3)顯著的家族傳承性。我們在看到麗江楹聯(lián)普及民間、不斷涌現(xiàn)眾多作者的同時,也看到了這個顯著的現(xiàn)象。如稱譽為“木孔孰資”(納西語:忠義村老師)的楊氏家族,是個文化教育世家,撰聯(lián)或述家世,或挽親,或感時論世,或寫景抒懷,或作雙語,或治長聯(lián),代有其人,如楊即程、楊穆之、楊元之、楊慶遠、楊鑒勤等。又如周蘭坪、周冠南、周霖、周凡祖孫父子弟兄,各以教育家、畫家、國學家名世,而均不乏佳聯(lián)。再如和志敏、和志鈞、和志堅昆仲,范克明、范義田父子,亦然?芍郝(lián)的創(chuàng)作與傳承,除了社會和個人因素,家庭氛圍之耳濡目染、習誦切磋,其作用是相當大的。由麗江楹聯(lián)的這一家族傳承現(xiàn)象,也使人看到麗江納西族家庭文化教育的優(yōu)良傳統(tǒng)。

 

3、麗江楹聯(lián)何以500余年長盛不衰

這是如下多方因素交相作用的結果——

(1)改土歸流以來,漢語和漢文化在麗江的不斷普及與提高。

(2)科舉功名的驅動。改土歸流改設流官,木氏土司“閉門天子”的壁壘被沖破,為納西族地區(qū)的社會經(jīng)濟和文化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政治環(huán)境。首任流官知府楊馝和“通經(jīng)術,富于年力”的學官萬咸燕、其后的知府管學宣等,尤其對興學于民殷勤有加,倡導得力,滇西北一隅“觀光獨遲”的納西族民眾“改流而后,士之爭自濯磨,出類拔萃者臚有其人。未百年間,掇科捷南宮者,相繼接踵,而先后輝映焉。”自雍正改流至道光朝(以鴉片戰(zhàn)爭為界,即近代之前)的110多年間,麗江就出了進士3人(又武進士1人)、舉人31人(又武舉人11人)以及副榜5人、貢生70余人!都{西族文學史》稱為“改流后首批作家”的周之松、李洋,已是麗江開科以來的第9、第15名舉人。由此此至清末光緒帝下詔停科舉、興新學之前的60余年間,麗江的書院、學館和私塾廣泛設立,莘莘學子中又有多人考取為進士、舉人及副榜、貢生,加之眾多秀才,愈加壯大了納西族知識分子階層,其中很多人都成為著名詩人、聯(lián)家。清代至民國的兩百年,成為麗江楹聯(lián)的極盛時期,近代文化名人趙藩以《論滇詩六十首》為論的麗江詩人,就有桑映斗、馬之龍、楊泗藻、牛燾、李玉湛以及明代木公、木青、木增等8人。在以詩文進身和揚名的時代,這一大批納西族文人佳聯(lián)迭出,現(xiàn)今所見最早的一副旁姓作家之聯(lián),是李洋撰寫的玉峰寺聯(lián),今鐫懸該寺山門:


倚雪嶺而鏡玉湖,一派清空,一點俗塵總不染

由芝峰以望文筆,三山連絡,三乘妙法本同源

李洋(約1770-1840),清嘉慶庚申科(1800)舉人,任通?h教諭多年,“望重士林”。此聯(lián)題寫玉峰寺山水形勝,言及佛理,寫景壯美奇秀并融情入理,遣詞靈動,對仗極工。

(3)新教育的興起和新文學的推動。清光緒廢除科舉之后,麗江首先建立了麗江高等小學堂,次年又創(chuàng)立麗江府中學堂,更替為省立第六師范、省立麗江中學,并存國立麗江師范、縣立中學。許多納西族學子進而走出麗江至北京、南京、廣州、昆明等地大學深造,以至留學日本、美國、法國。在新教育的潮流中,五四新文化運動也蕩擊到了古老的麗江,以李寒谷、和柳為代表的新文學創(chuàng)作,也對麗江楹聯(lián)的創(chuàng)作產(chǎn)生了間接和直接影響。

(4)宦游官吏撰聯(lián)的推動。清代至民國任職麗江的府縣官員,本身就是讀書人,政暇吟詠,題寫了不少詩作與佳聯(lián),如知府羅宏漳、孔繼炘、王厚慶、朱鴻、歐陽儀、黃金銜,縣長何文選、段世忠等,亦多與麗江詩人友善,從而影響、帶動了當?shù)氐拈郝?lián)創(chuàng)作。

(5)游歷見聞的熏陶。近現(xiàn)代以來,麗江納西族中許多人由為宦、任職、從軍、求學而四出游歷,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親歷時代風云和各地見聞,開闊了眼界和心胸。他們或于他鄉(xiāng)訪古一抒胸臆,如楊慶遠題四川眉山“三蘇祠”聯(lián);或于異地思鄉(xiāng)殷切寄懷,如和庚吉從西蜀任上寄回的為家鄉(xiāng)重修得月樓題聯(lián);有的遠游歸鄉(xiāng),其聯(lián)于狀物寫景,悠然平添出深長的歷史感,如楊超群題得月樓之聯(lián)。

(6)應酬交際及社會生活的需求。麗江改流以來的社會發(fā)展,近現(xiàn)代生活層面多元化,越來越打破封閉,擴大了交往,以聯(lián)題贈、應對都成為一種交往中的時尚,一種精神生活的需要,如麗江書法家王協(xié)中書贈“聚山仁兄”聯(lián):“竹露含煙春試茗,松林漏月夜讀書”。如名畫家周霖于1943年畫“長松巨壑圖”贈麗江省中校長和志鈞出任景東縣長的題畫聯(lián):“寫我長松巨壑,贈君明月清風”——聯(lián)語以德業(yè)相規(guī),廉潔期勉,殷切之情盈乎其間。

麗江城鄉(xiāng),明清以來久已形成“門聯(lián)春帖亦堪夸”民風,加之用于家譜修制的家族聯(lián)、建宅喬遷、婚喪祝壽賀生,以至期盼六畜興旺、廚中味美等,在應用傳統(tǒng)古聯(lián)同時,亦多有新撰之聯(lián)。楹聯(lián)已不囿于文人圈子,日益成為一種巨大的社會需求。

(7)對楹聯(lián)藝術的追求及其賞娛功能,也是麗江楹聯(lián)豐富多姿的成因。如不少作者閱選自古詩詞的集句聯(lián),為婚、壽、挽、墓等屬意而撰的嵌字聯(lián),和志堅偏好選取散氏盤字、毛公鼎字的集字聯(lián),許多人家喜收存名家書法聯(lián),以及出支征對之聯(lián)。如四十年代初麗江的一次菊展,麗江大眾壁報社同仁撰上聯(lián)設獎征對:“西風乍起,北雁南飛,且看東籬佳色”,一時滿城傳誦,遍街菊香。在眾多應對下聯(lián)中,評定以前清老進士和庚吉之“夏雨初收,春鴻秋至,佇聽冬雪吟詩”奪魁。四十年后,當時麗江省中的一名學生劉亮,還對此記憶猶新,意興再起而續(xù):“童萼悄還,壯懷晚酬,豈疑青山更郁”。如收入《中國長聯(lián)三百三》的1924年甲子麗江“花甲串對聯(lián)”,前清秀才和文華以7個分句綴10個“花”字出上聯(lián),舉人王樹和先生匿名以下聯(lián)10個“甲”字相對,公認最佳,至今傳為逸事。

(8)宗教的影響。清代,麗江的佛教、道教進一步發(fā)展,寺觀增多。寶相莊嚴,盡以匾額和楹聯(lián)助之肅穆,闡釋教義或規(guī)勸人生,因而麗江的楹聯(lián)創(chuàng)作持續(xù)地受到宗教影響。

(9)社會動蕩的憂患和感召。鴉片戰(zhàn)爭以來列強入侵、滇西杜文秀起義、辛亥革命、五四運動、軍閥混戰(zhàn)、國內(nèi)革命戰(zhàn)爭、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等重大政治事件,強烈沖擊著納西族地區(qū)的社會生活!皯n患出詩人”,楹聯(lián)也在巨大的社會變革中更加貼近時代,更多發(fā)揮出抒懷言志功能。如楊鑒勤于國民黨發(fā)動內(nèi)戰(zhàn)時所寫春聯(lián):“過不了國難民難,說什么新年舊年”,橫批:“人心思共和”,鮮明地表達了人民要求和平統(tǒng)一、反對內(nèi)戰(zhàn)的意志。如畢業(yè)于中國大學文學系、回到金沙江畔致力鄉(xiāng)村教育的李寒谷題于家門之聯(lián):“孔北海杯中一盞不空,當效法好客風氣∕高爾基筆下千里如瀉,應學習寫作精神”——以古人孔融之“好士,善文章”和蘇聯(lián)無產(chǎn)階級作家高爾基的寫作精神,表達自己禮賢下士、聯(lián)系民眾,傳播新文學的志向。老一輩科舉知識分子也在聯(lián)作中注入了新時代內(nèi)容。如清末特科拔貢、在四川新津等地任過文職的和柏香所題麗江黑龍?zhí)堵?lián):


風雨自歐美而來,芳草碧煙,轉眼變成新世界

山水供禽魚之樂,登高作賦,多情猶有舊樓臺

——藉山水自然、飛鳥游魚和諧的風景名勝聯(lián),表達了作者既欣慰社會變革,又鐘情于祖國傳統(tǒng)文化的心態(tài)。

(10)麗江長期相沿的詩社創(chuàng)作的直接影響。嘉慶初,牛毓麟等地方士子組建了“玉泉文社”,每于春秋佳日,舉行筆會切磋交流。此為古城詩文結社之始,對納西族旁姓作家群的形成起到了積極推動。

民國初年,麗江出現(xiàn)了第一個正式的文學團體“桂香詩社”,每月兩次聚會吟詠,效學古詩人陶淵明“以一塵不染之胸襟,抒寫大自然之天籟”的詩品和人品及其“詩情淡遠”風格,于寫景、詠物或時政、詠史的詩、聯(lián),表達對故鄉(xiāng)和祖國山川的熱愛,對古人高尚品行的崇敬和報效祖國的心愿,對國勢衰頹和人民疾苦的痛切,對國家富強、政治清明的向往。之后,古城又出現(xiàn)了一個小型詩社“麗澤社”,以迄三十至四十年代的古城文藝團體“雪社”,麗江的詩、聯(lián)創(chuàng)作承沿著這種維新強國的基調(diào)和現(xiàn)實主義風格,作品富有新舊交替時代的思想印記。

由如上諸方面因素的交互影響,形成了麗江對聯(lián)從清中葉以迄民國的高峰時期。這一時期先后涌現(xiàn)出了納西族木坤(芷園)、王成章(竹淇)、和庚吉(松樵)、李懷壁(玉園)、王樹和(繼宗)、楊超群(龍山)、習世賢(杏樵)、和讓(柏香)、楊穆之(亞衡)、李奉之(百潭)、和彥彬(俊庵)、范克明(德含)、楊鑒勤(鐵巖)、和志均(石衡)、和益(漢池)、周霖(慰蒼)以及范義田(楚耕)等眾多制聯(lián)名家,這一歷史時期的佳聯(lián)當以千計。而經(jīng)近現(xiàn)代社會動亂、兵燹及文革“破四舊”,此時期的楹聯(lián)亦多數(shù)失存。如稱為“才氣豪邁,書法遒勁”并擅聯(lián)的楊穆之及李懷璧、楊超群、和益、李奉之等,均僅遺存1聯(lián)。

新中國建立年來,麗江的教育文化事業(yè)蓬勃發(fā)展,有力壯大了楹聯(lián)創(chuàng)作隊伍。而且上承“文化之邦”優(yōu)良傳統(tǒng),乘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經(jīng)濟文化勃興,文革浩劫萬馬齊喑的局面打破,楹聯(lián)創(chuàng)作獲得了無限生機。1984年在全省率先成立的“玉泉詩社”的辛勤創(chuàng)作活動,由麗江游事業(yè)迅速發(fā)展所帶動的各處名勝古跡的修復、新景區(qū)修建,各類文化店鋪、文藝團隊以及餐飲休閑業(yè)蓬勃發(fā)展,春聯(lián)和婚壽慶典聯(lián)、挽墓守制聯(lián)、建宅喬遷聯(lián)等古風的賡續(xù),文物字畫收藏之風的興起,文化部門組織的義務寫春聯(lián)、春聯(lián)送下鄉(xiāng)活動,以至麗江1996年“2·3”大地震給人們精神上的沖擊激勵,都成了楹聯(lián)復興的契機,作者隊伍進一步擴展到社會各階層,楹聯(lián)數(shù)量、質(zhì)量,都展示出全新風貌。

固然,由于楹聯(lián)自身的創(chuàng)作規(guī)律;其嚴謹?shù)母衤梢,使得建國以來的佳作,主要還集中于老一輩古文功底深厚的知識分子,如周善甫、和在瑞、周耀華、張靜亭、李義宇、袁基宏、和石、李世宗、王異彩、和心友、呂少康、李植元、王運恒、趙凈修、周榮昌、和瑞堯、木樞等。他們的絕大多數(shù),都是生于斯長于斯的納西人,植根于地靈人杰桑梓,閱盡人生,珍重晚晴,運匠心于聯(lián)語,歌盛世風貌,成為麗江聯(lián)苑承前啟后的中堅,其中少數(shù)是外地人,亦早與麗江融洽一體,如成都籍呂少康老人,在麗江工作定居半個多世紀,如同麗江前輩詩人、回族馬子云一樣,癡情于玉龍雪山之高潔,以至“樂不思蜀偶遠游,探親必去意還留。別時一路雪山戀,車窗一轉一回頭。天府錦城故鄉(xiāng)好,玉岳古城忘不了。吠日犬聲未見聞,龍甲嶙岣魂夢繞……”情而至真,筆耕不輟,偕與納西族諸老切磋酬唱,撰書了不少佳聯(lián)。

 

4、“玉壘千年存古雪,金沙萬里走波瀾”——玉岳金川、麗江壩


(玉龍雪山主峰“扇子陡”)

“玉岳金川”,為麗江境玉龍雪山、金沙江的合稱,夙以指代麗江。

玉龍雪山位于青藏高原南緣與云貴高原的銜接地帶,為橫斷山系云嶺山脈的主峰,是我國緯度最南的現(xiàn)代冰川雪山。山頂終年積雪,雪峰連綿一似玉龍騰空,因名。山體南北縱長約35公里,東西寬約20公里,北與香格里拉境哈巴雪山夾金沙江“虎跳峽”對峙,南抵麗江壩子,距麗江古城僅15公里。主峰“扇子陡”位于南端,海拔5596米。

玉龍雪山古稱聳雪山、雪山、雪嶺。納西語稱“崩石巫魯”,意為銀石般的白沙雪山(白沙即麗江壩北部一帶地域)。唐代,南詔國主異牟尋僭封五岳四瀆,封為北岳,其時稱為“松外龍山”——明狀元楊升庵的《滇載記》清楚說明了這一名稱之由:“與蜀松州諸山相接也”;南宋末,忽必烈南征大理經(jīng)麗江時,封此山為“大圣雪石定國安邦景帝”;元代至元十三年(1276)設置“麗江路軍民總管府”,始以地名稱“麗江雪山”。元代烏撒烏蒙道宣慰副使、《云南志略》作者、河間人李京的《雪山歌》是最早題詠玉龍雪山的詩篇:“麗江雪山天下絕,積玉堆瓊幾千疊。足盤厚地背摩天,衡華真成兩坵垤……”歷代名人、騷人墨客留下了許多題詠玉龍雪山的詩、文和楹聯(lián)。

至明代前期,定名“玉龍山”,系以麗江木氏土司對家鄉(xiāng)這座雪山的形象比喻而名(另一說:因玉龍山主峰銳似寶劍直插云天,以古時的寶劍“玉龍”引而為名)。

玉龍雪山自來以“險、奇、美、秀”的自然景觀與豐富的動植物資源著稱于世,今為云南省自然保護區(qū)、國家5A級風景名勝區(qū)。在納西族的心目中,神圣的玉龍雪山是本民族保護神“阿溥三多”的化身。

金沙江為長江上游,自青海玉樹把塘河口至四川宜賓的一段,長2308公里!敖鹕愃,以盛產(chǎn)沙金得名。唐代,因納西族先民麼些人聚居這一帶流域,被稱為“麼些江”。南詔異牟尋封禪時,封為四瀆之一。金沙江自麗江西北隅塔城鄉(xiāng)入境,至“長江第一灣”石鼓鎮(zhèn)陡轉東北,穿越虎跳峽,瀠曲環(huán)繞麗江市境615公里。出境處江面海拔1015米,與玉龍雪山主峰高差達4581米。

云貴高原地區(qū)稱山間盆地為“壩子”。納西語稱麗江壩子為“依古堆”,意為江灣之地,以地處金沙江河套而名。麗江壩面積198.6平方公里,青山環(huán)圍,形似巨硯,大研古城即以“大硯”諧音而名。

此輯選聯(lián),著眼山川宏觀。

 

明·木公題寫玉龍雪山

四時光皎潔

萬古勢巃嵸

【作者簡介與注釋】木公(1494—1553)字恕卿,號雪山,明代麗江第八任世襲土知府,授中憲大夫;“明代木氏作家群”的代表作家。明狀元楊升庵從其《雪山始音》《萬松吟卷》等六部詩集共1400余首中,遴選114首為《雪山詩選》。此為其早期所作五律《雪山》頷聯(lián)。是納西族詩人題詠玉龍雪山的第一首詩,選入今《云南讀本》。全詩為:“北郡無雙岳,南滇第一峰。四時光皎潔,萬古勢巃嵸。絕頂星河轉,危巔日月通。寒威千里望,玉立雪山崇。”

巃嵸lóng zōng:山勢高峻、云氣蒸騰貌。

此聯(lián)鐫懸麗江木府。

 

明·木公題寫玉龍雪山

云表玉龍長露角

雪邊銀鳳乍飛翰

【注釋】此為木公《拜和巽隱大中丞望雪山詩》頷聯(lián)。巽隱,宋儒程頤的后裔、明初御史程本立(字原道)之號。他于洪武年間貶謫云南,綏輯楚雄、大理、永昌、麗江等地凡九年,撰有《云南西行記》,至麗江寫有《麗江雪山》一詩。

木公此詩,最早以“玉龍”比擬麗江雪山。此聯(lián)載入麗江縣志,表明玉龍雪山得名之由。

翰字有去聲翰韻、平聲寒韻二讀,此為平聲。本意是鳥羽,與“角”對仗,引申為高飛!对姟ば⊥稹罚骸巴鸨锁Q鳩,翰飛戾天”。

 

明·木青題寫玉龍雪山、玉湖

輕云不障千秋雪

曲檻偏宜半畝荷

【作者簡介與注釋】木青(1569—1597)字長生,號喬岳,又號松鶴,明代麗江第十二任世襲土知府,授中憲大夫;工詩書,年僅29歲而卒,遺有詩集《玉水清音》。明馮時可《木氏六公傳》稱其“游意述作,怡情聲律。其所著撰,如飛仙跨鶴,渺不可即;又如胡馬嘶群,悲振萬里……”其詩選入《滇南詩略》、《列朝詩選》、《清詩略》。錢牧齋于《列朝詩集小傳》評曰:“皆中土詩句也!”

此聯(lián)為其七律《泛玉湖》頷聯(lián)。

 

明·木增題麗江壩風光

玉岳祥開龜獻瑞

文峰靄慶筆生花

【作者簡介與注釋】木增(1587—1646)字長卿,號華岳,又號生白,明代麗江第十三任世襲土知府,授中憲大夫、云南布政使司右參議;與其祖木公并列木氏代表作家,有詩、詞、文、賦等一千多篇傳世。他不僅將納西族的漢文學創(chuàng)作推向了更廣闊領域,書法成就亦居明代木氏作家群之冠,大學士周延儒稱其“字逼鐘王”。木增力倡漢文化,特修“萬卷樓”廣集諸子百家之書,與內(nèi)地名士交往甚勤。明末徐霞客至麗江,即其盛情邀迎。

“龜”,麗江壩南部的龜山!肮P”,喻指麗江壩西南一列青山間尖峭獨拔的文筆峰。

此聯(lián)鐫懸麗江“木老爺客!保踔俱鼤。

 

清·木靖題寫玉岳金川

玉壘千年存古雪

金沙萬里走波瀾

【作者簡介與注釋】木靖(1627—1671)字曉蒼,號文明,木增之長孫。于清康熙八年(1669)接替其父木懿襲任麗江土知府。

此為其七律《雪山》頷聯(lián)。玉壘山在四川都江堰市西北,此“玉壘”指麗江玉龍雪山。

木靖詩僅見此首,以描寫麗江山川氣象之壯美,在納西族文人中傳誦甚廣,認為是木氏作家題詠玉龍雪山的壓卷之作。此聯(lián)早稱為“鄉(xiāng)賢舊聯(lián)”,迄今廣用為麗江春聯(lián)。

聯(lián)鐫懸麗江木府光碧樓,先后由周善甫、王志泓書丹。

釋名曰:徐行曰步,疾行曰趨,疾趨曰走。


清·李洋題寫麗江山川

云海樓臺古含日氣

雪山鱗甲長化江源

【作者簡介與注釋】李洋(約1770—1840)麗江古城人,納西族,清嘉慶庚申科(1800)舉人,任云南通?h教諭多年,熱心培植地方人才,望重士林。為麗江旁姓作家中最早撰題楹聯(lián)者。

以龍鱗喻雪峰連綿,勢若游龍騰空,雪化江源。

此聯(lián)迄今沿用為麗江春聯(lián)。


清·王厚慶題麗江郡廨聯(lián)

曾聽說八千里外,壤接藏蕃,處處近革囊古渡。從幾時潛消炎瘴,才覺出山堆玉屑、江涌金沙。更酒以竿咂,茶以乳熬,拈作詩材,別寫出一番境界

若論到五百年前,家鄰洱海,區(qū)區(qū)亦滇澤蒼生。幸此來忝領巖疆,敢浪夸頌譯白狼、圖描花馬?即民曰平綏,官曰率選,略諳土語,已拋得兩載功夫

【作者簡介與注釋】王厚慶,字幼海,山東福山縣(今煙臺市福山區(qū))人,清嘉慶六年進士,初在京任職,參修嘉慶會典;嘉慶末至道光初任麗江知府,以在邊夷之地推行漢禮、“華風”為己任,在麗江納西族中進行了服飾、喪葬等一系列風俗改革,《光緒麗江府志·秩官志》列為名宦。官至浙江臺州知府、署寧紹臺兵備道,卒于任。善詩聯(lián)與古文辭,工書法。

郡廨,清時對州府官員辦公處的通稱。

壤接藏蕃:明清代的麗江府,與西藏接壤。  “八千里”極言麗江之僻遠。

革囊古渡:南宋理宗寶佑元年(1253,元憲宗三年),忽必烈親率蒙古大軍(中路軍)自云南寧蒗縣與今玉龍縣奉科、寶山、鳴音之間,大將兀良合臺率西路軍由今香格里拉境與玉龍縣塔城、巨甸、金莊、石鼓之間“乘革囊及筏”渡金沙江征大理。此即昆明大觀樓長聯(lián)謂之“元跨革囊”。

潛消煙瘴:言隨著麗郡開發(fā),早先蠻荒時期山林間蒸郁的瘴氣已悄然消除。

咂,吮吸。竿,鉆成空心的竹管。古納西族習用大麥釀春酒,以竹管插入釀甕吮吸。明代麗江土知府木公《飲春會》詩有云:“官家春會與民同,土釀鵝竿節(jié)節(jié)通”。

乳,指酥油。酥油茶是藏區(qū)、納西族地區(qū)人們習用的飲品。

洱海,滇西北大理境內(nèi)著名湖泊,北與麗江相鄰;又唐初,納西先民在洱海以東今賓川縣境建立六詔之一的越析詔,故稱家鄰洱海。  “五百年前”言納西族歷史久遠,非實考。 滇澤,云南境內(nèi)的湖泊,代指云南。 忝:有愧于,謙詞。 巖疆,指麗江府所轄地域。

東漢明帝永平年間,今川西一帶的笮都夷“白狼王”一行跋涉數(shù)千里赴洛陽朝覲,歸順漢朝,在漢庭獻上了《白狼王歌》頌詩三章。據(jù)學者研究,其漢字記音176字中有90余字與近代納西語相同或相近,證明古白狼語與納西語有密切傳承關系,其地望亦古納西族所居。因此,一般認為漢代白狼部落為納西族先民。頌譯白狼,即譯為漢文的《白狼王歌》。 敢,怎敢。 浪夸,矜夸、隨便夸耀。

花馬:今麗江巨甸古稱花馬國,因其地花馬山“崖有石如馬,其色斑斕。昔摩些詔自名花馬國本此!焙笠浴盎R國”泛指麗江。 平綏,平安。 率選,依標準選。 諳,熟悉。 拋,用去、費去。

此聯(lián)收入《中國長聯(lián)三百三》(余德泉選注 云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10月)。


【附】據(jù)雪漁氏《鴻泥雜志》之載,此聯(lián)本為180字:

曾聽說八千里外,壤接吐蕃,處處盡革囊古渡。從幾時潛消煙瘴,乃覺得山堆玉屑、水擁金沙。點綴些疙鳥蠻花,居然佳麗。憑誰去臨池潑墨,能把這邊域五城風俗,都知與佛國為緣?并熬茶以乳,咂酒以竿,取作詩材,另寫出一番境界

若論到五百年前,家鄰洱海,區(qū)區(qū)亦滇澤蒼生。喜今茲漸遠狉獉,無非是雪里刀耕、日中襁負。吹打著蘆笙銅鼓,共樂升平。惜我來借箸獻籌,才辨明郡志九種夷人,竟遺卻龍巴未紀。如民曰伴先,官曰率選,略諳土語,已拋將兩載功夫

“雪漁氏”為清道光五年(1825)來任麗江知府的馬毓林,他很贊賞前任王厚慶的這副楹聯(lián):“余同年福山王幼海厚慶曾攝麗郡,篆于郡署大堂題一長聯(lián),興會淋漓,仿佛大觀樓孫髯‘五百里滇池’之作。”


清·王焞題玉龍雪山

四時銀鶴舞

千古玉龍蟠

【作者簡介與注釋】王焞(約1825-1885)字煥宇,納西族,清代恩貢,著有《留春齋詩文》三卷。此為其《大具望雪山》詩聯(lián),全詩:“峭壁摩霄漢,南滇第一觀。四時銀鶴舞,千古玉龍蟠。面面清光澈,峰峰瑞色攢。山高煙如幕,風急暑猶寒。何當凌絕頂,直上白云端!

此聯(lián)以氣象豪邁、鄉(xiāng)情濃郁備受稱道,每用為民間建房時豎柱上梁之聯(lián)。


佚名·仿杜甫詩為玉岳金川聯(lián)、春聯(lián)

金江春色來天地

玉岳浮云變古今

【注釋】杜甫詩《登樓》原句為:“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云變古今”。錦江流經(jīng)成都西南,玉壘山在成都西北,此聯(lián)據(jù)麗江山川名,改“錦”為“金”、“壘”為“岳”,便完全切合了麗江景物,氣象一新。橫斷山脈間的玉岳金江,氣勢雄渾,且杜詩援江流寫天地春色、引名山描古今浮云,格調(diào)先自壯闊高遠,麗江這副仿作之聯(lián),益將老杜詩意體現(xiàn)得風韻絕倫。

此聯(lián)迄今廣用為麗江春聯(lián)。


民國·楊鑒勤“玉龍雪山聯(lián)”

數(shù)萬里長江,穿流腳下。放眼遙望,洋洋乎縱橫無際!況北距烏拉,東連巴蜀,南接交趾,西毗天竺。今來古往,空把感慨興亡。趁月白風清,露出她冰肌玉骨;從朝云暮雨,消卻了蠻煙瘴霧。只贏得:千載積雪,一壁鐵臺,半灣靈湖,四圍花鳥

十二時景象,幻在胸中。高懷獨步,皎皎然俯仰有情?磿酝碳t日,夕照霞光,午吐碧嵐,夜煥星斗。燕去鴻歸,任憑經(jīng)過寒暑。藉龍吟虎嘯,宣揚那帝德神威;于霽喜陰愁,分明著廉吏貪官。更有些:三危勝跡,六詔遺碑,兩漢船鼓,百世山河

【作者簡介與注釋】楊鑒勤(1891—1956)字少九,號鐵崖,麗江古城人,納西族。少時,在鄉(xiāng)就讀雪山書院、蠶桑學校,后考入云南陸軍講武學堂,在滇軍中任職多年。1926年卸甲還鄉(xiāng),設館教學,遺有詩文《長嘯集》數(shù)卷。

金沙江瀠曲流玉龍雪山西、北、東境深峽間,江面海拔僅一千數(shù)百米,是謂“穿流腳下”。

烏拉,青海巴顏喀拉山,南延與橫斷山脈相接。  交趾,南詔時地名,今越南境。  天竺,印度古稱。

鐵臺,又稱鐵堂、“古雪處”,指玉龍山雪線以上終年積雪的地帶。靈湖,玉龍雪山南麓的玉湖!坝窈褂啊睘檠┥绞爸弧 “十二時”言玉龍雪山因四季變換、朝暮陰晴而景象多姿。

帝德神威:清乾隆二年(1737),麗江黑龍?zhí)缎藿埻鯊R,乾隆帝御封“玉泉龍神”。

麗江民謠云:“貪吏來,云不開;廉吏到,雪先笑”。

三危:古地名!渡袝び碡暋纷榻窀拭C敦煌境,一說在云南境。乾隆《麗江府志略·山川略》稱:“《禹貢》‘導黑水至于三!目纪,率在麗境”,言三危即玉龍雪山周圍的喀木地、危地和藏地。明代麗江土知府木公《花馬國》詩:“……北來黑水通巴蜀,東注三危萬里山”,言三危在麗江東境。

六詔:唐初,洱海周圍的烏蠻六部總稱。玄宗開元二十六年(738),南詔(蒙舍詔)皮羅閣合六詔為一。 遺碑,指南詔于唐代宗大歷元年(766)所立《南詔德化碑》。

兩漢,實指西漢。漢武帝欲通身毒(印度),受阻于滇西北的昆明夷,乃于長安近郊鑿昆明池習水戰(zhàn)。漢軍操練水戰(zhàn)時,擊鼓以助聲勢,是謂船鼓。

此聯(lián)鐫懸“玉柱擎天”景區(qū)大門,趙葆楨書丹。

 

【軼事】楊鑒勤能詩能文,善書法,有“才子”、“書家”之譽。他就讀云南陸軍講武學堂時,眾人起初看不起這位來自玉龍山下“黑不溜秋”的納西族同仁。某日,集體游覽大觀樓,回來他連夜撰寫了這副仿大觀樓長聯(lián)之作,大受稱道,師生們自此對他刮目相看。

 

民國·何文選題麗江山川

一萬里金江滾滾南來,到此間忽曲忽折、浪涌波洄,形勢不殊黃河套

數(shù)千仞玉岳巍巍直上,喜今日宜畫宜詩、年豐物阜,城郭宛在白云間

【作者簡介與注釋】何文選,云南元江人,前清拔貢,民國21年至24年任麗江縣長。

金沙江自青海玉樹至麗江,流長約1000公里,“一萬里”極言其源遠流長。數(shù)千仞,極言雪山高峻。

麗江古城海拔2400余米,西倚獅子山,北枕金虹山,當雨霽嵐起,城廓間云蒸霞蔚宛若天上人間。

 

民國·周霖題寫玉岳金川

花馬山河縈足下

玉龍鱗甲幻云中

【作者簡介與注釋】周霖(1902—1977)字慰蒼,著名納西族國畫家,曾任麗江納西族自治縣副縣長,云南省美術家協(xié)會副主席、全國政協(xié)委員。自幼秉承家學淵源,詩、書、畫、藝、樂均有造詣。郭沫若稱其“畫、書、詩均好”,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主席吳作人譽之“金生麗水,藝數(shù)周郎”。

此為其《乙酉重九登象嶺步玉生韻四首》第二首頷聯(lián),久沿用為麗江春聯(lián),今鐫懸麗江文昌宮。

 

民國·范義田題玉岳金川

春風綠泛長江水

晴日紅妝大雪山

【作者簡介】范義田(1909—1967)字楚耕,麗江石鼓人。1930年考錄為省教育廳科員,入師范學院深造,組織“昆華讀書會”,創(chuàng)刊《南荒》;剜l(xiāng)任省立麗江中學教員、石鼓兩級小學校長。1934年應省教育廳長龔自知邀,返昆參加籌辦云南日報社,為教育廳邊地教育委員會編寫《云南邊地民族教育要覽》。1936年任麗江省中校長。1938年春到武漢考察戰(zhàn)地教育,經(jīng)八路軍武漢辦事處介紹到延安,由艾思奇介紹進抗大學習,后病返。由考察唐代南詔、宋代大理政權遺跡,寫成《云南古代民族之史的分析》。1944年任滇西北督學,從事古代史及先秦文學研究,先后完成《周代封建社會的發(fā)展》、《論先秦諸子思想大系》、《屈原概論》等專著初稿。新中國建立后,調(diào)云南省民委任特約研究員。"文革"中再度遭劫,病逝。遺著于近年出版《范義田文集》。

此聯(lián)原鐫懸黑龍?zhí)洱埳耢舯睅褐?/p>


張靜亭題玉岳金川

萬里金江流潤澤

千尋玉岳峙清高

【作者簡介】張靜亭﹙1915—2000﹚,麗江古城人,納西族,民國間任教。麗江玉泉詩社會員。

 

呂少康題玉岳金川

八百里神川,澤饒花馬。匯流劈谷,走滔滔裂岸崩云。望北溯藏青,東奔吳楚,南驕蒼洱,西匹怒瀾。一曲銅琶,敢教塹通礁服,開陸輸水運,奠宏規(guī)發(fā)電益民。思隋跡元蹤,只茫茫橋沉囊杳。好領略:紅軍搶渡,險峽雄漂,石鼓傳聲,金江蕩月

十三峰古雪,飛起玉龍。砌壁堆銀,奇矗矗橫空出世?礉嵱猬帊u,勢壯昆侖,氣傲華衡,光輝河漢。千尋瓊巘,怡然冬暖夏涼。但山笑云封,勵清節(jié)廉榮貪恥。促課農(nóng)興學,更郁郁翰勁墨香。任留連:綠野清溪,澄潭倒影,名城普譽,文筆書天

【作者簡介與注釋】呂少康﹙1917—2002﹚四川成都雙流縣人,民國間調(diào)云南省郵政管理局,發(fā)表反饑餓、反內(nèi)戰(zhàn)詩作,1949年昆明“9·9整肅”被國民黨逮捕入獄,幸盧漢起義獲釋。新中國建立后調(diào)任劍川縣郵政局長,后調(diào)麗江專區(qū)郵電局,定居。麗江玉泉詩社理事、顧問,工詩詞、楹聯(lián)與書法、篆刻。

八百里:金沙江環(huán)流原麗江縣境447公里。 怒瀾:金沙江以西的瀾滄江、怒江,“匹”謂三江并流。

隋跡:麗江西北塔城鄉(xiāng)境,有唐代鐵橋遺址,為萬里長江之上最早的橋梁,相傳隋代史萬歲所建,實為唐代吐蕃所建。  元蹤:蒙元忽必烈由麗江境革囊渡江進征大理。

紅軍搶渡:1936年4月,中國工農(nóng)紅軍二、六軍團從麗江石鼓至巨甸一帶渡金沙江北上。傳稱“賀龍敲石鼓,紅旗滿天舞”。  險峽雄漂:1986年9月,“洛陽長江漂流隊”征服金沙江虎跳峽。

十三峰:玉龍雪山有十三座大的雪峰。

華衡:西岳華山、南岳衡山!吧叫υ品狻钡榷,見前述麗江民謠。


呂少康應親家楊沛章“花馬古國、玉龍雪山”命題撰麗江風光

花馬古國,花開萬朵茶。馬駿人英,古毓多巴文化。國中知譽,國外揚聲?次髦澎`峰,東來紫氣,南現(xiàn)彩云,北呈瑞靄,西東南北齊歌盛世

玉龍雪山,玉映一潭水。龍飛鳳翥,雪熠無限光華。山頂堆瓊,山阿鋪錦。喜獅屏麗郡,象飲清溪,蛇蜒峨麓,龜曳蓮灣,獅象蛇龜永樂豐年

【注釋】“多巴”即“東巴”,避重字改用。

靈峰,麗江壩西南的文筆峰;獅,麗江古城所倚獅子山;象,古城東北的象山;蛇、龜,麗江壩南部的蛇山、龜山。清溪,象山北麓的水名;峨,蛇山之南的峨峰;蓮灣,龜山近旁村名,納西語所稱“勒塢”。


呂少康題麗江壩風光

文峰凌翰千秋筆

玉岳橫空萬古屏

【附注】此聯(lián)多用為麗江春聯(lián)。


楊原霽題麗江壩風光

玉岳高屏,玉水清音,雪韻城間張畫譜

文峰巨筆,文海大硯,云箋天上待詩篇

【注釋】“云箋天上待詩篇”,引郭沫若七律《訪天池》詩句。


唐兆坤題玉岳金川

玉柱擎天,瑞雪繽紛映北斗

金沙繞境,古城幽雅耀南疆

【作者簡介】唐兆坤﹙1923—2008﹚永勝縣人,副編審,《永勝縣志》主編、原麗江地區(qū)方志辦副主任。麗江玉泉詩社會員。


周榮昌題玉岳金川

玉岳起蒼龍,山中雪海千層玉

金江騰綠浪,岸上稻田一片金

【作者簡介】周榮昌﹙1928—2008﹚麗江古城人,納西族,麗江玉泉詩社會員。


王志泓題麗江風光

石鼓聞天,龍泉瀉地

雪山蘊玉,麗水流金

【作者簡介與注釋】王志泓(1945—)麗江古城人,納西族,著名書法家;原麗江縣博物館副館長,麗江市書法家協(xié)會原主席。


和向春題玉岳金川聯(lián)

千尋玉岳千秋雪

萬里長江萬古流

【作者簡介】和向春(1935—)筆名友石,古城區(qū)七河鎮(zhèn)人,納西族。省書法家協(xié)會、書學研究會會員,市老干部書畫協(xié)會會員,著名書法家、篆刻家。

 

和云程題玉岳金川聯(lián)

仰觀蒼宇,玉龍雪岳參天立

俯瞰江源,滇域人文卷地來

【作者簡介】和云程(1931—2015)玉龍縣白沙古鎮(zhèn)人,納西族,軍轉離休干部,省老年書畫協(xié)會會員,市老年書畫協(xié)會原秘書長。

 

李國君題玉岳金川聯(lián)

云蒸玉岳連天雪

水卷金沙動地詩

【作者簡介】李國君(1952—),麗江古城人,納西族,麗江玉泉詩社理事。


木樞題玉岳金川

玉龍山,白雪披裝明鏡里

金沙水,紅霞掩映畫圖中

【作者簡介】木樞(1930—)麗江束河古鎮(zhèn)人,納西族。麗江玉泉詩社理事。

此聯(lián)與下聯(lián)均載《云南風景名勝楹聯(lián)選》。

 

木樞題麗江雪松云鶴

雪松雪化玉龍水

云鶴云騰文筆山


佚名 題麗江壩風光

玉岳文峰雙管筆

金沙麗壩兩篇詩

【注釋】把玉龍山、文筆峰喻為兩支巨筆,把金沙江和麗江壩想象為筆下的詩篇。


楊世光題玉龍雪山

大地恨難平,專鑄十三長寶劍

叢山嫌太翠,故栽一萬白芙蓉

【作者簡介與注釋】楊世光(1940—)香格里拉市人,納西族,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云南省詩詞學會、國學研究會、當代文學研究會副會長,省楹聯(lián)學會常務理事,省文史館館員,云南人民出版社原副總編輯,著名散文家、詩家、楹聯(lián)家。

以寶劍喻玉龍雪山的十三座雪峰。  “一萬白芙蓉”,喻遍山白雪。

 

趙浩如撰、書回文聯(lián)

雪飛云嶺云飛雪

江麗古城古麗江

【作者簡介與注釋】趙浩如(1939—),云南大學中文系教授,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云南省書法家協(xié)會副主席;中華詩詞學會理事,云南詩詞學會原會長;云南省文史館館員。

云嶺,橫斷山系中麗江、維西境云嶺山脈,非泛稱。

此聯(lián)鐫懸黑龍?zhí)洱埳耢糸T楹。

趙浩如題玉龍雪山云杉坪聯(lián)

云噓絕壁橫金帶

雪舞冰峰擁玉龍


葛景龍題玉龍雪山旅游索道起點站

雪嶺接蟾宮,寂寂月精,玉龍作伴

嘉賓登夢境,皚皚山貌,盤古著妝

【作者簡介】葛景龍(19—)

聯(lián)載《云南風景名勝楹聯(lián)選》。


趙椿題玉龍雪山

一領輕紗,朦朧玉女含羞面

十三長劍,粉碎天王貴胄身

【作者簡介與注釋】趙椿(1937—),鶴慶縣松桂鄉(xiāng)人,云南大學物理系教授,中華對聯(lián)文化研究院研究員,云南省楹聯(lián)學會副會長兼楹聯(lián)研究所所長,英國皇家研究院名譽院士。

輕紗,喻玉龍山浮云。  朦朧,形容詞用為動詞,使動用法。


趙椿題虎跳峽

誰見大蟲曾跳峽

我驚利劍已穿天

【注釋】老虎被稱作“大蟲”,最早記載于晉代干寶的《搜神記》。

 

夏學忠題虎跳峽回文聯(lián)

虎跳峽谷峽跳虎

龍騰金沙金騰龍

【作者簡介】夏學忠(1938—1993),香格里拉市建塘鎮(zhèn)人,藏族;虎跳峽鎮(zhèn)中心衛(wèi)生院原院長;1989年被中組部評為“全國優(yōu)秀黨務工作者”,1991年被衛(wèi)生部評為“全國鄉(xiāng)鎮(zhèn)衛(wèi)生院優(yōu)秀院長”。

 

袁基宏題虎跳峽

玉壁十三峰,橫空萬仞,銀石為屏,絕頂龍飛山砌玉

金沙八百里,懸瀑千尋,青蘿作帶,雄關虎跳浪淘金

【作者簡介】袁基宏(1925—1998)藏族,麗江古城人。麗江玉泉詩社會員。

 

蔡川右題虎跳峽

危崖鎖翠,一石江流曾虎跳

蔽日鑿天,數(shù)峰屏立正鷹揚

【注釋】蔡川右,云南民族大學教授,云南省詩詞學會原副會長。


張沖題虎跳峽2聯(lián)

(一)

水源冰川萬道,水急一瞬十天,水邊絕壁千仞,水截湖波百里。億兆勞力,糧棉油煤,長流斯峽永世不絕

山頂白雪終年,山腰花木蔥蘢,山腳魚戲飛瀑,山外林禾遍野。五洲四海、春夏秋冬,風光在此同時并存

橫批:得天獨厚


(二)

金沙江上虎跳澗

玉龍山中貓鉆天

【作者簡介】張沖(1901-1980)原名紹禹,又名維新,字云鵬,彝族,云南瀘西縣永寧鄉(xiāng)(現(xiàn)劃歸彌勒縣)人,抗日愛國將領。云南解放后,任省人民政府副主席,西南軍政委員會委員、西南民委副主任兼涼山臨時軍政委員會主席,對邊疆和大、小涼山等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地民主改革和社會主義改造的順利進行發(fā)揮了特殊作用。歷任云南省副省長、省民委主任、中共云南省委委員、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當選一至五屆全國人大代表,任全國人大民委副主任、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為彝族第一個副國級領導干部。

1956年以后,張沖主要致力于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多次考察全國和云南各地水利水電建設,逐漸形成了一整套水利建設思想。他曾先后9次穿越險峻的虎跳峽,對開發(fā)金沙江虎跳峽水電提出了一整套方案,并有感而發(fā),撰寫了這兩副對聯(lián)。


楊陸“雪山十二景”景名綴聯(lián)

清代納西族詩人木正源(羲民)有《雪山十二景》組詩,頗負盛名,乃以十二景名綴之為聯(lián)。

麗江雪嶺真超絕:摩天龍甲生云舒卷,偎麓玉湖倒影湛瑩;嶺熠銀燈炫焰泠光,雪寒高峽劈流激浪。便暮靄蒼茫,好賞心暝后夕陽染瓊巔。最難忘、綠雪奇峰嘆觀止

滇北泉城自靜幽:煦煦三春煙籠彌蒙,依依九夏嵐蒸縈繞;城迎夜月雙輝皎潔,泉映晴霞五彩潺湲。當晨星寥落,方悅目曉前曙色暉甍頂。尤愜怡:白泉洌液來古今

【作者簡介與注釋】楊陸(1951—)字原霽,中國楹聯(lián)學會會員,云南省楹聯(lián)學會常務理事,麗江玉泉詩社副社長;本書編著者。

原十二景名中,有“云、玉、月、色”4字重,又少數(shù)景名非平仄交替。因將“晴霞五色”改“晴霞五彩”,“白泉玉液”改“白泉洌液”;“金江劈流”改“高峽劈流”,“六月云帶”改“九夏嵐蒸”。

此聯(lián)鐫懸麗江獅子山萬古樓北向門楹。楊宏坤書丹。

5、外地題詠玉龍雪山之聯(lián)


玉龍雪山秀出天外,竟形成了本土之外周邊地域的景名(如劍川八景之“玉龍晴雪”)、寺名(如鶴慶龍華山“雪峰庵”)、匾額題詞(如劍川石寶山海云居山門“雪嶺在望”匾)和詩、聯(lián)。這些景、寺、題、詩、聯(lián)不存在于麗江,卻因了玉龍雪山而出現(xiàn)在他鄉(xiāng),成為玉龍山風景文化資源不可或缺的組成。

此謂周邊地域或他鄉(xiāng),是行政區(qū)劃亦地理之別,主要指麗江以南的大理點蒼山,劍川壩與劍川石寶山、鶴慶石寶山和龍華山、賓川雞足山、永勝西關等地。唯有在這些南鄰地域,可遙瞻玉龍雪山主峰“扇子陡”那輝耀天際、潔如瑤島瓊閣之姿。這熠熠銀峰嵌融在彼鄉(xiāng)的山光水色間,成了其地的一道特色風景。于是,玉龍雪山“走”出了本士,不止是麗江一地的景觀了。

(本節(jié)略注釋)

 

大理點蒼山將軍洞廟門聯(lián) 

 

登蒼峰,眺玉龍,雄姿悠悠瓊瑤閣

臨古寺,覽夕陽,勝景處處鸚鵡洲

 

明.楊慎題劍川石寶山摘句聯(lián)

 

花點金山紫

云連雪岳青

 

明.閃應雷題劍川石寶山聯(lián) 

 

垂垂銀溜千峰雪

颯颯晴濤萬壑松

 

明.王廷表題石寶山金頂寺聯(lián)

 

嵯峨遠削三峰玉

爛熳叢開二月花

 

明.擔當和尚題石寶山金頂寺聯(lián)

 

買得松陰三十里

撥開雪蹬幾千層

 

清.周開龍(衡岳道人)題石寶山金頂寺聯(lián)

 

雄范聳觀,看劍海揚波、雪山拱玉

梵音遠播,知毒龍貯器、關虎潛林

 

清.黃元治題劍川石寶山海云居聯(lián)

 

劍海開明鏡

雪山列畫屏

 

清.李發(fā)甲題劍川石寶山海云居聯(lián)

 

方丈云生座

蒲團雪照衣

 

民國.趙藩題劍川石寶山海云居二聯(lián)

 

雪岳屏高下

湖波鏡曉昏

 

過半功夫,更須歷級參金闕

大千世界,恰好開門見雪山

 

民國.張昭麟題石寶山金頂寺聯(lián)

 

堆來白雪群峰玉

開遍黃花滿地金

 

馬福民題劍川石寶山海云居聯(lián)

 

拔地高飛居云海

峰巒野色一山青

 

清.楊達題鶴慶龍華山雪峰庵聯(lián)

 

北岳聳銀屏,雪作霞衣迎曉日

東山起霧嶂,峰騰云海作仙槎

 

民國.趙嘉根題鶴慶云鶴樓聯(lián)

 

蛟野龍鄉(xiāng),蛟龍仰拱玉龍岳

鳳儀鶴慶,鳳鶴來朝云鶴樓

 

清.《永北直隸廳志》題寫永勝名勝二聯(lián)

 

迤邐而來,宛長虹之貫日

嵯峨成像,如天馬之行空

 

玉筍尖排,高接三臺之瑞

銀峰壁立,乍生六月之寒

 

(佚名)題永勝靈源箐聯(lián)

 

流水暗穿云樹下

雪山高送夕陽來


6、納西族特色聯(lián)


麗江納西族在盛行漢語聯(lián)的同時,還有著如下三類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聯(lián)語,可合稱為“納西族特色聯(lián)”。

其一為漢語、納西語雙語聯(lián)。即同一副對聯(lián)能以漢語、納西語分別釋解;就字面可知其漢語內(nèi)容,而以納西語讀來,另是一種意義,兩者“各說各”而合而為一。

其二是采用漢字記音,而與漢語字義、語意均不相干的納西語對聯(lián)。因而不會納西語的人便“望文無可生義,讀來佶屈聱牙”,必須以納西語來識讀。

其三是以納西族東巴象形文字書寫的對聯(lián)。此中,多為對仗句的納西族諺語、格言,也包括以東巴文字書寫的傳統(tǒng)的和新創(chuàng)作的漢語聯(lián)。

此三類“納西族特色聯(lián)”是筆者的概括。之所以不總稱“納西語聯(lián)”,就因其中有漢語、納西語雙語聯(lián),不單納西語了;不僅是語——口頭語,又有著“文”(東巴文字聯(lián))的形式,而獨特的東巴文字聯(lián)亦不能囊括其它兩類;純粹納西語的對聯(lián),形式上又采取漢字記音。因此,宜將如上三類合稱“納西族特色聯(lián)”。

從語言學看。納西語與漢語同屬漢藏語系,納西語為藏緬語族彝語支中,一種獨立的分支語言。雖然從語族層次就已分離,畢竟“同根”,這就使以納西語創(chuàng)作對聯(lián)有著一種天生的可能性。不僅納西族,也有其他少數(shù)民族語(如白語)與漢語的雙語聯(lián)。而且,駢儷的根源不僅在于語言和文字,還在于其“相須”、“成對”的對稱,呼應之美植根于各民族自遠古以來積漸形成的哲學體認和思維習尚。自然,由于兩種語的用詞與音節(jié)、詞性、聲調(diào)、詞序和語序的不同(如吃飯”,納西語為“飯吃”,語法上是動賓倒置;東與西,漢語只需用這個單音詞或雙音詞東方、西方,納西語則須三音詞“你美土”“你美谷”,這就直接影響了對聯(lián)的字數(shù)相等),從而難以做到雙語聯(lián)能兼顧兩者,在字數(shù)和結構、對仗、平仄上一一對應,均符合聯(lián)律,只能是大體契合。但納西人樂此不疲,古今相繼。

雙語聯(lián)以及納西語對聯(lián)的產(chǎn)生,即因納西族對漢語對聯(lián)的景慕、 喜愛和仿效,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的凝聚力、文化向心力,也體現(xiàn)了納西族對本民族語言與生俱來的深厚感情。

(1)漢語納西語“雙解聯(lián)

清.楊元之題北岳廟三多閣聯(lián)

 

三多得愿意

八極告新猷

  

【作者簡介與注釋】楊元之(約1848一1892)字用九,麗江古城人,納西族,清代廩生,以特有詩才著稱——他對納西民歌民謠極感興趣,所寫漢文詩常具納西民歌風格;每年撰寫春聯(lián),必求漢語、納西語雙解,其作品多已散失,所作《重到文峰寺》即一首典型的漢語、納西語兼通之詩:

“暮多好山色,庭菊冷露滋。佛心徐可覓,佳哉宣意移”

此詩漢意自明,納西語意則為“不見日久啦,又至此山行。但聽百鳥唱,好似誦佛經(jīng)”。

上聯(lián)中的“三多”,為納西族信奉的保護神“阿溥三多”;“八極”,八方極遠的地方,指普天下;“告”,宣告;“猷”,計劃、謀劃。

全聯(lián)漢語意:(希望)得到三多神同意,八方宣告(我們的)新計劃。

納西語——“得”讀如“特”,表示動詞“愿”的指向,即向三多神求愿;“意”讀如“耶”,音調(diào)拖長,為語氣助詞;“八極”為莊稼;“告”為好;“新”為襯詞:“猷”意為請…給予。

漢語聯(lián):“三多同意眾盼/八方宣告新猷”

納西語聯(lián):“祝愿三多種/保佑莊稼好

 

民國楊鑒勤撰雙語聯(lián)

 

當瓦碑在豫

庫實課留湘

 

【注釋】用作納西語的“當瓦”為“瓦當”的倒裝,瓦當即筒瓦的瓦頭,上有圖案或“瓦當文”!霸ァ奔春幽希跋妗奔春;“庫“指糧倉,“實”為充盈;“課”指稅糧。

全聯(lián)漢語意:瓦當碑在河南出土;豐年處處糧庫充實,國家的儲備糧就留在湖湘(無需調(diào)運它地了)——古諺“湖廣熟,天下足”,謂湘省系國家糧儲之地。

納西語——“當瓦”為臘月;“碑”為雪;“在”為降、積(雪);“豫”、“湘”則為語氣詞!皫臁、“課”在此同音同義,意為歲,年;“實”為“新”;“留”為美。

漢語聯(lián):“瓦當文字碑,出土在豫省/豐年庫充裕,儲糧留湖湘”。

納西語聯(lián):“臘月大雪降/新年光景美”。

 

老來古大受

幸必好自吟

 

【注釋】全聯(lián)漢語意:老來自古大受(禮遇);凡有幸事,必好自己吟詩。

納西語——“老來”諧音“老勞”,意為健康、有體力;“古”為好;“大”為都、皆;“受”為說!靶摇敝C音“系”,舌頭;“必”諧音“鼻”,意為味辣——納西人喜咸辣醬菜;“好自”諧音“哈資”,吃飯;“吟”諧音“儀”,味美。

漢語聯(lián):“高壽老人,自古受禮遇/稱心幸事,我必欣吟詩”

納西語聯(lián):“身體健康人稱善/佐餐味辣吃飯香”

 

習宏一撰雙語聯(lián)


雅閣錦堂留有韻

日騰友眾好詞吟

 

【作者簡介與注釋】習宏一(1926-)麗江古城人,納西族,中學教師。

全聯(lián)漢語意:閣樓清雅,華堂錦繡,便留有韻致;明媚麗日,好聚眾友作詞吟詩。

納西語——“雅閣”為家;“錦堂”諧音“幾耽”,意為房院;“留”為美、富麗;“有”、“韻”均語氣詞,表贊嘆!叭镇v”為喝酒;“友眾”為敬煙;“好詞”諧音“哈資”,意為吃飯;“吟”同上聯(lián):味美。

漢語聯(lián):“雅閣華堂留韻致/麗日友眾好吟詩

納西語聯(lián):“居家庭院裝修美/傳煙敬酒吃飯香

 

楊世光撰雙語聯(lián)

 

吉錦居凰,庫世庫樓博

美盤堆玉,喜門喜語長

 

【注釋】納西語一吉,水;錦,流;居,山;凰,綠;庫,年;世,新;樓博,意為迎接(新春);美,天;盤,白;堆,地、地方;玉,明麗;喜門,世間人們;喜語,人生處世;長,諧音“恰”,安樂、舒心。

漢語聯(lián):“吉祥的錦屋居風凰,樓上庫房藏琳瑯/美麗的盤子堆珠玉,喜慶門第喜語長”

納西語聯(lián):“水瀉山青,新年迎吉旦/天光地亮,盛世樂人生”

 

楊世光化雙語匾文為雙語聯(lián)

 

天雨留芳魅

熹江夸玉藍

 

【注釋】此聯(lián)據(jù)著名的雙語匾“天雨流芳”改寫為聯(lián)。

納西語——“天雨”,書本;留(流),看;魅,表祈使語氣詞;熹江,意為“對他人”;夸五藍,讀作夸又勞,意為“有益于”。

漢語聯(lián):“天雨留芬芳魅/熹江夸碧王藍”

納西語聯(lián):“請去研書卷/但求利眾人”

 

楊世光化古聯(lián)為雙語聯(lián)

 

擊拍歌幽閣

呵寒攏紫燈

 

【注釋】此聯(lián)化用“海為龍世界/云是鶴故鄉(xiāng)”古聯(lián),因顧及漢語聯(lián)平仄,上下支內(nèi)容在納西語聯(lián)中作了調(diào)整,納西語——擊拍,白云;歌,鶴;幽圖,家;呵寒,碧海;攏,龍;紫燈,居所。

漢語聯(lián):“擊節(jié)歌幽雅之閣/呵寒攏紫紅之燈”

納西語聯(lián):“鶴翔白云里/龍騰碧海間

 

(2)漢字記音納西語聯(lián)

納西族古語 勸世聯(lián)

 

喜余索孟森

匿瓦布孟尼

 

【注釋】納西語—“喜余”,處世;“索孟森”,學不完;“匿瓦”,時間、光陰;“布孟尼”不要消磨、虛度。

聯(lián)語:“處世學不完/光陰莫虛度”

 

納西族古語 嘲諷惡人聯(lián)

 

素胯唔胯本奪胯

喜拿窩拿怒美拿

 

【注釋】納西語—“素”,相貌;“唔”,本質(zhì);“本奪”,行為、做事;“胯”,壞!跋病,人;“窩”,骨子里;“怒美”,心腸、心地;“拿”,黑。

聯(lián)語:“相貌壞,本質(zhì)壞,行為更壞/人面黑,骨子黑,心地最黑”

 

清.佚名題阿喜太子洞聯(lián)

 

兄難弟難立

大宋小宋篇

 

【注釋】此聯(lián)鐫刻于玉龍縣龍蟠阿喜“太子洞”的巖壁,無落名,題款:“江左古記”。

江左,古時敘地理,背北面南,因以東為左。龍蟠鄉(xiāng)位于石鼓鎮(zhèn)以北至虎跳峽口一帶,處金沙江峽谷東岸,故云江左!肮庞洝保砻飨涤浭龃朔焦潘。

太子洞位于一道東西向峽谷的北崖間,深僅4米余。洞中央是座約一人高的鐘乳石基底,上連鐘乳石柱直撐洞頂,石柱正中,赫然一尊天然形成的棵身男子石像,高30來公分,通體黑色,頭,臂,身形畢肖,男根巍然,石像之前供有石香爐。這石像便是“太子”,前來祭拜求子的婦女拋銅錢于石像的男根。從一旁石坎登上,石柱背后是座長寬約一張床大小的石臺,是來此朝拜過夜的婦女與中意的男子歇息之處。本村人士,玉龍縣非遺辦主任和華璋先生于《阿喜太子洞》一文指出:太子洞的實質(zhì),就是當?shù)毓艜r生殖崇拜之所,也是先民青年男女相悅夜宿之處。古俗如此,無須諱言者。

這副漢字記音的納西語聯(lián)卻又特殊:“兄,弟”“大,小”與漢語語用義,但不同音,需以納西語讀(文字略,請聽語音詳講) 

原來,此聯(lián)系作者化用了我國傳統(tǒng)蒙學讀物《幼學瓊林·兄弟》中的聯(lián)語:

元方季方俱盛德,祖太邱稱為難兄難弟

宋郊宋祁俱中元,當時人號為大宋小宋

東漢時的元方、季方是兄弟倆,元方的兒子長文、季方的兒子孝先,爭論他們的父親誰優(yōu)誰劣,問到祖父,任太邱令的祖父告訴兩個孫子:“元方難(nan)為兄,季方難(nan)為弟,”意思是元方、季方才智品德難分高下,宋郊、宋祁也是兄弟倆,同科並中進士,小宋(宋祁)即那首傳誦干古的《玉樓春》“…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作者,后世以“元方季方”“大宋小宋”稱兄、弟才德俱優(yōu)。

聯(lián)語:“為兄或為弟/任由喜愿誰”

自然,這里的兄、弟,并不指問胞兄弟,是指同來求愛男子的年齡大小。

 

民國.陳可軒等麗江旅昆鄉(xiāng)友賀唐樹模包子店聯(lián)

 

納若冒土起,溢美普余

究俗匹色耶,日騰酷南

 

(注釋略)

聯(lián)語:“納西男子賣包子,價廉味美/生意賺錢該請客,酒好菜香”

 

佚名 麗江地名趣聯(lián)

 

溝羅騰律姆自增

阿什余布打鼓堆

 

(注釋略)

聯(lián)語:“看著鏡子剃胡子/拿著筷子敲鼓兒”

 

佚名 諧趣聯(lián)

 

依齒若,依可落擬依齒

居杜美,居里課擬居杜

 

(注釋略)

聯(lián)語:“昆明男子,陶罐窯中碼陶罐/劍川婦女,蔓菁地里收蔓菁”

 

佚名 針貶為官腐敗聯(lián)

 

你備吾克唉哈又

版拉日提咪趕唱

 

(注釋略)

聯(lián)語:“釣魚放鷹喂妓食/打牌喝酒玩女人”

 

光義街某戶龍年新修房院門聯(lián)

 

龍本奔土吉是次

納西喜余花華色

 

(注釋略)

聯(lián)語;“屬龍歲新修房院/納西人樂享升平”

 

(3)東巴文字聯(lián)

 

玉龍山高峻

金沙水流長

 

玉龍山巔堆玉石

金沙江里涌金沙

 

金沙江畔觀魚躍

玉龍山前聽鹿鳴

 

玉岳開顏迎遠客

金江起舞宴佳賓

 

白云無骨,悠悠纏峰頂

流水有聲,潺潺淌谷間

 

陽光和煦莊稼好

牧草豐盈牛羊增

 

室雅何須大

花香不在多

(趙凈修)

 

白鶴長壽蒼天賜

青松永翠大地贈

(嵌于古城區(qū)老年活動中心臨街墻面)


木府鐫懸大門楹聯(lián)”鳳詔每來紅日近/鶴書不到白云閑"系木泰僅存的《兩關使節(jié)》一詩之頸聯(lián)


木增所書古聯(lián)“花鳥乃多情好友/詩酒真無量福緣”


“談空客喜花含笑/說法僧閑鳥亂啼”今存墨跡,木增撰并書


清代李洋題玉峰寺聯(lián)“倚雪嶺而鏡玉湖,一派清空,一點俗塵總不染/由芝峰以望文筆,三山聯(lián)絡,三乘妙法本同源"


普濟寺聯(lián)“鹿樵徑古松垂蓋/魚梵聲希石點頭”系清嘉慶年間麗江知府王厚慶題書


民國楊鑒勤的玉龍雪山長聯(lián)(麗江古城文萃園)


嵌雪樓門聯(lián)“雪山觀自在/玉水活如來”,清代時題寫在黑龍?zhí)杜嫌窈哟宓耐ɑ,該寺前身為清康熙年間所建的玉河書院。



和萬寶撰寫的東巴字及納西拼音對聯(lián)(白沙鎮(zhèn)玉龍完。


古城區(qū)老年活動中心臨街墻面東巴字對聯(lián)


玉水寨神門上的東巴字對聯(lián)


書畫展上的東巴字對聯(lián)(和品正書)


【留言精粹】


木。宏懤暇耧枬M!期待陸老新書問世!

楊杰宏:自始至終,慷慨激昂,抑揚頓挫,頭腦清晰,出口成章,這是什么一種精神!聲情并茂,深入淺出,內(nèi)容豐富,一堂精彩的麗江楹聯(lián)課,半部深厚的麗江文學史,受益良多。感謝謝楊陸老師!

楊樹高:陸老是專家(專攻楹聯(lián)),又是雜家(……)!

和志華:麗江對聯(lián)世間奇,滄桑乾坤日月長。

楊春和:以前到的麗江/走馬觀花/好像是到了一個“假的麗江”/不信/聽一聽/楊陸老講講“麗江楹聯(lián)”。感謝楊陸老師,滿滿的干貨!


李之典:楊陸老師挖掘得深,研究得透,是麗江楹聯(lián)的集大成者。

楊爾剛:贊霽源(即楊陸)釋麗江楹聯(lián):聽罷楊師釋古聯(lián),珠鞏妙語勝華筵。江城不乏登峰句,后浪高歌再向前。

楊福泉:楊陸兄對麗江楹聯(lián)深有研究!

李群育:楊陸所談,知識性、趣味性、資料性、思想性俱佳。充分體現(xiàn)了納西族的中華文化認同的特色。

和鳳偉:楊陸所談,知識性、趣味性、資料性、思想性俱佳。充分體現(xiàn)了納西族的中華文化認同的特色。術業(yè)有專攻,天道酬勤。

張喜龍:詳實有趣,洋洋大觀,見解獨到,資料珍貴,成書可賀!

和若群:楊老師曾經(jīng)熱情幫助我買著了價廉物美的水泥磚;今天,我在微信上有幸聽到了楊老師的課后又受益匪淺,我多想向楊老師好好學習對聯(lián)寫作知識!再次感謝給我們提供這么好的知識講座錄音及文字內(nèi)容!

王雁:麗江的楹聯(lián)的確很有特色,婚喪嫁娶,大門堂屋廚房,各不相同,代表了主人的情志,也是優(yōu)秀書法作品,像麗江這樣的楹聯(lián)已不多見了,越來越多的地方已被印刷品、商業(yè)贈聯(lián)(暗含商家廣告)替代,所以麗江特色楹聯(lián)越發(fā)難能可貴,期待楊陸老師的下期!

木誠:楊陸老師的講座真的好精彩,"熟能生巧"?梢妼9ブ。今天聽完了上部分,期待下部分!


【主講人簡介】楊陸,知名學者、詩人。是麗江楹聯(lián)、木氏土司歷史、麗江詩文等文化方面的專家。

猜您喜歡

評論區(qū)

猜您喜歡的對聯(lián)及詩文:

楊陸麗江

對聯(lián)分類

對聯(lián)知識

熱門對聯(lián)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