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六朝古都,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楹聯(lián)遺存。直到今天,我們在四九城中,也隨處可見名勝古跡上妙趣橫生的楹聯(lián)。這些楹聯(lián)見證了北京的歷史,是古都風貌最雅致的注腳。了解它們,讀懂它們背后的故事,會讓您在欣賞景色的同時,品味到不一樣的京味文化真韻。
故宮乾清宮
乾清宮
乾清宮在明代和清初,曾是皇帝的寢宮。這是后廷最高大的一座宮殿!扒痹凇吨芤住窞樘臁殛、為君、為父;《道德經(jīng)》中有“天得一以清”句。所以,“乾清”即皇帝徇天法則,統(tǒng)治天下,永清海內(nèi)。在乾清宮居住過的皇帝,從明朝永樂帝開始,至清代順治、康熙二帝,共計16位。
乾清宮最初并沒有匾額,崇禎登基后開始懸掛“敬天法祖”匾額。清軍占領北京后,將其換成由順治皇帝手書的“正大光明”。
乾清宮正殿舊照
寶座兩側(cè)的楹聯(lián)為:
表正萬邦,慎厥身修思永;
弘敷五典,無輕民事惟難。
大意為:儀表天下,法正萬邦,就要慎修其身,思為永久之道;向人民弘揚五常之道,要知百姓力作艱難,不要輕視小民之勞。此聯(lián)為康熙帝集經(jīng)書句所書,現(xiàn)存者為乾隆帝臨摹。
正殿北有幅對聯(lián)為:
克寬克仁,皇建其有極;
惟精惟一,道積于厥躬。
大意是:能寬能仁,皇帝為萬民樹立最高準則;精粹純一,最完美的道德會積于君主之身。此聯(lián)為乾隆帝集經(jīng)書句所寫。
兩聯(lián)都是勉勵自己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作個好皇帝。由此可以看出,康、乾二帝對自身的要求極嚴?滴醯酃P力強勁,筆畫瘦削;乾隆帝則筆力柔婉,筆畫豐滿。
中南海日知閣
中南海日知閣舊照
中南海為“三海”之一。中海辟于金元時,南海創(chuàng)建于明代,清代時與北海統(tǒng)稱為“西海子”,被列為禁苑。園內(nèi)殿閣樓臺,錯落有致,在建筑上別具風格。
日知閣在中海南岸,有清乾隆題寫的一副寫景楹聯(lián):
境靜趣無窮,魚躍鳶飛同活潑;
水流機不息,瀑淙雪凈總鮮新。
上聯(lián)寫“境”之“趣”。其“趣無窮”,以“魚躍鳶飛”來概括其“活潑”。“魚躍鳶飛”,語出《詩·大雅·旱麓》:“鳶飛戾天,魚躍于淵!泵珎鳎骸把陨舷虏煲!笨追f達疏:“毛以為大王、王季德教明察,著于上下。其上則鳶鳥得飛至于天以游翔,其下則魚皆跳躍于淵中而喜樂!焙笠浴棒~躍鳶飛”指世間生物任性而動,自得其樂。
下聯(lián)寫“水”之“機”。其“機不息”,繼而以“瀑淙雪凈”來表現(xiàn)其“鮮新”!颁取保鞯臉幼印!棒~躍鳶飛”與“瀑淙雪凈”,分別為當句自對,極具典型意義!熬场敝盎顫姟,“水”之“鮮新”,可見日知閣周圍環(huán)境之優(yōu)雅。
中山公園
北京中山公園舊照
中山公園在天安門西側(cè),遼、金時為興國寺,元代為萬壽興國寺,明、清時為社稷壇(皇帝祭祀土地和五谷神的場所)。辛亥革命后,辟為中央公園。1928年,為紀念孫中山先生改為今名。曾有對聯(lián):
此間原是帝王居,看天低翠柏、艷鎖群芳,除卻紫燕流鶯,更有何人游禁苑;
今日尚留宮殿在,喜月朗瀛臺、波澄太液,睡醒黃粱春夢,來聽漁鼓唱前朝。
關廣志 北京中山公園(1952年) 水彩畫
此聯(lián)作者不詳,根據(jù)內(nèi)容推斷,應為民國初年公園初建時人。上聯(lián)寫歷史!暗弁蹙印币徽Z,道出了“此間”的特殊性。領字“看”后的景物描寫,也獨具特色:“翠柏”蔥蘢,“群芳”爭艷!暗汀薄版i”二字極講究,描繪了此處翠柏之高大和群芳之艷麗,透露出高低錯落中的和諧。末句與首句照應:因是“帝王居”,故除了鳥兒,沒有人來這“禁苑”游覽。以反問句式,加重了語氣。
下聯(lián)寫“今日”。領字“喜”后仍是景物描寫,與上聯(lián)之景相比,更具有典型意義:“瀛臺”上明月之“朗”,“太液”中水波之“澄”,無不讓人有種除卻此間無此景的感慨。瀛臺,在故宮西苑太液池(即今中南海)中,又名南臺、超臺。三面臨水,中有勤政、涵光、香扆三殿。清代康熙、乾隆兩朝常作為夏日聽政之所。太液,指太液池。元、明、清太液池即今故宮西華門外的北海、中海、南海三海。元代時名西華潭。末句則有改天換地,物是人非的慨嘆。遺憾的是,此聯(lián)今已不存。
德和園大戲樓
德和園大戲樓在頤和園東宮門內(nèi)東側(cè),是頤和園一處重要景點,曾是慈禧看戲的地方。這副楹聯(lián)就懸掛于戲臺的底層:
山水協(xié)清音,龍會八風、鳳調(diào)九奏;
宮商諧法曲,象德流韻、燕樂養(yǎng)和。
上聯(lián)由頤和園的景物人手!吧剿迸c“清音”相協(xié),自是美妙無比。繼而描述戲臺上的舞和樂。“八風”,八方之風。古時有舞名“八風舞”!熬抛唷,指古代行禮奏樂九曲。《書·益稷》:“《簫韶》九成,鳳凰來儀!庇钟芯抛鄻,系由九支樂曲組成的宮廷宴會音樂。這里的舞和樂,與民間不同。
下聯(lián)直接寫音樂!皩m”“商”均為古音!胺ㄇ,因用于佛教法會而得名。原為含有外來音樂成分的西域各族音樂,后與漢族的清商樂結(jié)合,并逐漸成為隋朝的法曲。至唐代,摻雜道曲而發(fā)展至極盛階段,著名的曲子有《霓裳羽衣》。
“象德”,佛教語,指佛祖之德。大抵這詞專為慈禧而設,因清代對太上皇或皇太后敬稱為“老佛爺”,后專指慈禧太后,而這里又是慈禧看戲處。“燕樂”,古樂名。一指祭祀燕享之樂(《周禮·春官·鐘師》),一指內(nèi)廷之樂(《周禮·春官·磬師》),又指隋唐以后用于宮廷宴飲、娛樂的俗樂(唐劉餗《隋唐嘉話》)。
此處懸掛此聯(lián),于環(huán)境極為切合!褒垥孙L”與“鳳調(diào)九奏”,“象德流韻”與“燕樂養(yǎng)和”,分別為當句自對;“龍”“鳳”“象”“燕”四種動物名稱,對得巧妙而工整,也可見作者選詞用字之苦心。
孔廟大成殿
孔廟大成殿內(nèi)
北京孔廟在安定門內(nèi)成賢街,是元明清三代祭祀孔子的地方。創(chuàng)建于元大德年間,至清末光緒時,曾多次重修擴建。
大成殿內(nèi)有一副乾隆題寫的楹聯(lián):
齊家治國平天下,信斯言也,布在方策;
率性修道致中和,得其門者,譬之宮墻。
上聯(lián)“齊家治國平天下”,語出《禮記·大學》:“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边@已是儒家著名的人世準則。
“布在方策”,語出《禮記·中庸》:“哀公問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孔穎達疏:“言文王、武王為政之道皆布列在于方牘簡策。”方策,就是方冊,典籍。
下聯(lián)“率性修道致中和”,語出《禮記·中庸》:“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喜怒哀樂之未發(fā),謂之中;發(fā)而皆中節(jié),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薄奥市浴保浔拘,盡情任性!靶薜馈,即行道,指實踐某種原則或思想!爸泻汀保杏怪赖闹饕獌(nèi)容。儒家認為,能“致中和”,則天地萬物均能各得其所,達于和諧境界。
“宮墻”,語出《論語·子張》:“子貢曰:‘譬之宮墻(住宅的圍墻),賜(子貢名,端木賜)之墻也及肩,窺見室家之好。夫子(孔子)之墻數(shù)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焙蠹捶Q師門為“宮墻”。
此聯(lián)以儒家經(jīng)書之語成聯(lián),用于孔廟再恰當不過了。
陶然亭西門
陶然亭西門
陶然亭,在北京右安門內(nèi)東北,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由工部郎中江藻督建,初名“江亭”。后取唐代大詩人白居易詩句“更待菊黃家釀熟,共君一醉一陶然”之意境,得名“陶然亭”。
翁方綱(1733—1818),字正三,號覃溪,晚號蘇齋,直隸大興(今北京)人。清乾隆進士,官至內(nèi)閣學士。其為陶然亭所題楹聯(lián)為:
煙籠古寺無人到;
樹倚深堂有月來。
此聯(lián)描寫的是舊時陶然亭的景致,重在描繪古寺之“靜”!盁熁\”,指煙霧籠罩。上聯(lián)寫白天的清靜,古寺被煙霧籠罩,無人到此;下聯(lián)敘述夜晚的安謐,深堂處于樹林之中,只有明月照映進來。以“無人”與“有月”的對比描寫,顯現(xiàn)了庵堂幽深絕世的風貌,含蘊著超凡脫俗的韻味。作者是當時的達官顯宦,過慣了錦衣玉食的生活,但對世俗的塵囂,深感煩擾,發(fā)現(xiàn)城內(nèi)竟有這“無人”“有月”的古寺,真像進入世外桃源。聯(lián)語表達了他向往隱居生活的心情。
安徽會館戲樓
安徽會館戲樓
北京安徽會館是北京最著名的會館之一,曾經(jīng)冠絕京城。會館位于琉璃廠西街南側(cè)后孫公園胡同25號,原是明末清初學者孫承澤的別墅。繼孫承澤之后,清代曾有多位名人在此居住,如乾隆朝內(nèi)閣大學士翁方綱、刑部員外郎孫星衍、著名藏書家劉位坦等。此別墅幾經(jīng)易主后,清末重臣李鴻章與李翰章昆仲倡議修建會館,籌銀八千余兩,于清同治八年(1869)二月動工,占地九千多平方米。
李鴻章
館內(nèi)戲樓坐南朝北分上下兩層,舞臺高近一米,六米見方,四角有立柱。臺下為池座,東、西、北三面為二層看戲廊。戲臺上方原懸匾額“清時鐘鼓”,并有“出將”“入相”小匾,臺口前柱曾掛楹聯(lián):
冠蓋萃江淮,盡東南賓主之歡,枌社筵開,古誼猶存鄉(xiāng)飲酒;
樓臺演歌舞,極絲竹管弦之盛,梨園美具,世情且看戲登場。
上聯(lián)寫同鄉(xiāng)聚會活動。江淮地區(qū)的官員聚集于此,擺設家鄉(xiāng)風味的筵宴,賓主極盡歡樂,儼然還有古代鄉(xiāng)飲酒遺風!肮谏w”,冠指禮帽,蓋指車蓋,借稱官員!氨M東南賓主之歡”,化用唐王勃《滕王閣序》“賓主盡東南之美”句意!皷屔纭,家鄉(xiāng)、故里!班l(xiāng)飲酒”,古時鄉(xiāng)大夫每三年薦賢能之士于朝廷,設宴為之送行,《儀禮》有《鄉(xiāng)飲酒禮》。
下聯(lián)寫戲樓演出景況。舞臺表演歌舞,有美妙的音樂伴奏,演員陣容整齊,角色登場可窺見人情世態(tài)。“極絲竹管弦之盛”,化用王羲之《蘭亭集序》“雖無絲竹管弦之盛”句意!袄鎴@”,戲班或演戲場所。
既寫會館,又寫戲臺,為此聯(lián)特色。
潭柘寺
大雄寶殿
潭柘寺大雄寶殿
潭柘寺在北京門頭溝區(qū)群峰環(huán)列的潭柘山山腰,因寺后有龍?zhí),山間有柘樹而得名。始建于晉代,原名嘉福寺,諺云:“先有潭柘寺,后有幽州城!爆F(xiàn)存建筑為明清兩代遺物,殿堂依山勢而建,成階梯形層層升高,古樸雄奇,環(huán)境優(yōu)雅,是一處高山清泉、松柏交翠,融自然和人文景觀為一體的著名風景區(qū)。
寺內(nèi)的大雄寶殿上有一副楹聯(lián),為清代雍正皇帝御筆:
鷲嶺云開,空界自成清凈色;
龍?zhí)对吗瑘A光,F(xiàn)妙明心。
上聯(lián)由佛而寫景!苞悗X”,在古印度摩揭陀國王舍城東北。梵名“耆阇崛山”,山中多鷲,或言山頂似鷲,故名。相傳,釋迦牟尼曾在此居住和說法。因此,用來代稱佛地,又借指佛寺。“空界”,佛教語,空大,指虛空范疇。為六界(六大)之五。六大,指地大、水大、火大、風大、空大、識大。佛教認為,此六者為周遍一切法界的根本法則,是構(gòu)成眾生世界的六種要素,故名為大!扒鍍簟,佛教語,指遠離惡行與煩惱。
下聯(lián)由景而寫佛!褒?zhí)丁保刺惰纤潞笾執(zhí)!皥A光”,一指月光,與前文“月皓”相應。唐代李白《古風》之二:“圓光虧中天,金魄遂淪沒!庇譃榉鸾陶Z,指菩薩頭頂上的圓輪金光。唐代法琳《辨正論·喻篇上》:“如來身長六丈,方正不傾,圓光七尺,照諸幽冥!
聯(lián)語寫佛寺,自不待言;“龍?zhí)丁币辉~,又確切不移地寫潭柘寺。
“鷲”與“龍”、“嶺”與“潭”、“云”與“月”等字對仗,均為小類工對。寓理于景,以聯(lián)說法,深含禪理、禪味、禪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