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女兒對門居,才可顏容十五余。
良人玉勒乘驄馬,侍女金盤膾鯉魚。
畫閣朱樓盡相望,紅桃綠柳垂檐向。
羅帷送上七香車,寶扇迎歸九華帳。
狂夫富貴在青春,意氣驕奢劇季倫。
自憐碧玉親教舞,不惜珊瑚持與人。
春窗曙滅九微火,九微片片飛花瑣。
戲罷曾無理曲時,妝成祗是熏香坐。
城中相識盡繁華,日夜經(jīng)過趙李家。
誰憐越女顏如玉,貧賤江頭自浣紗。
譯文
洛陽有一位女子住在我家對門,正當(dāng)十五六的芳年容顏非常美麗。
她的丈夫騎一匹青白相間的駿馬,馬具鑲嵌著珍貴的美玉。她的婢女捧上黃金的盤子,里面盛著烹制精細(xì)的鯉魚。
她家彩繪朱漆的樓閣一幢幢遙遙相望,紅桃綠柳在廊檐下排列成行。
她乘坐的車子是用七種香木做成,綾羅的帷幔裝在車上。仆從們舉著羽毛的扇子,把她迎回繡著九花圖案的彩帳。
她的丈夫青春年少正得志,驕奢更勝過石季倫。
他親自教授心愛的姬妾學(xué)習(xí)舞蹈,名貴的珊瑚樹隨隨便便就送給別人。
他們徹夜尋歡作樂,窗上現(xiàn)出曙光才熄去燈火,燈花的碎屑片片落在雕鏤的窗棱。
她成天嬉戲游玩,竟沒有溫習(xí)歌曲的空暇,打扮得整整齊齊,只是熏著香成天閑話。
相識的全是城中的豪門大戶,日夜來往的都是些貴戚之家。
有誰憐惜貌美如玉的越女,身處貧賤,只好在江頭獨自洗紗。
注釋
⑴洛陽女兒:取梁武帝蕭衍《河中之水歌》中“河中之水向東流,洛舊女兒名莫愁”語。
⑵才可:恰好。容顏:一作“顏容”。十五余:十五六歲。梁簡文帝《怨歌行》:“十五頗有余!
⑶良人:古代妻對夫的尊稱。玉勒:玉飾的馬銜。驄(cōng)馬:青白色的馬。
⑷膾(kuài)鯉魚:切細(xì)的鯉魚肉。膾:把魚、肉切成薄片。
⑸羅。航z織的簾帳。七香車:舊注以為以七種香木為車。
⑹寶扇:古代貴婦出行時遮蔽之具,用鳥羽編成。九華帳:鮮艷的花羅帳。
⑺狂夫:猶拙夫,古代婦女自稱其夫的謙詞,李白《搗衣篇》:“狂夫猶戍交河北!
⑻劇:戲弄,意謂可輕視石崇。李白《長干行》:“拆花門前劇”。季倫:晉石崇字季倫,家甚豪富。
⑼憐:愛憐。碧玉:《樂府詩集》以為劉宋汝南王妾名。這里指洛陽女兒。
⑽“不惜”一句:《世說新語·侈汰》記,王愷以晉武帝所賜二尺珊瑚示石崇,崇以鐵如意擊之。王愷斥之,崇乃命人搬來三四尺高珊瑚六七枝償還之。
⑾曙(shǔ):天明。九微燈:漢武帝供王母使用的燈,這里指平常的燈火。
⑿片片:指燈花;ì崳褐傅窕ǖ倪B環(huán)形窗格。
⒀曾無:從無。理:溫習(xí)。
⒁熏(xūn)香:用香料熏衣服。
⒂趙李家:漢成帝的皇后趙飛燕、婕妤李平。這里泛指貴戚之家。
⒃越女:指春秋時期越國美女西施。越,這里指今浙東。
參考資料:
1、 沙靈娜 何年.唐詩三百首全譯:貴州人民出版社,1990:152-154 2、 金性堯.唐詩三百首新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140-142 3、 張國偉 韓成武.唐詩三百首賞析:河北人民出版社,1995:162-164 4、 趙昌平.唐詩三百首全解:復(fù)旦大學(xué)出版社,2006:105-106 5、 吉林大學(xué)中文系.唐詩鑒賞大典(三):吉林大學(xué)出版社,2009:3-6 [page][page]在封建社會中,有一種很普遍的社會現(xiàn)象:小家女子一旦嫁給豪門闊少,便由貧賤之身一躍而為身價百倍的貴婦人,恃寵享樂。嬌貴異常;而不遇之女,即使美顏如玉,亦不免終生淪于貧賤境地。此詩所寫,蓋為此而發(fā),而其所蘊(yùn)含的意義卻超越了詩中所寫事實本身,從而使這首詩的詩意具有了很大約外延性;蛑^傷君子不遇,或謂譏刺依附權(quán)貴的封建官僚,或謂慨嘆人生貴賤的偶然性,都能講得通。
全詩可分為兩部分。前十八句為第一部分,構(gòu)成了這首詩的主體,塑造了因遇而驟得富貴的“洛陽女兒”這一藝術(shù)形象。開頭兩句對“洛陽女兒”略作介紹。以冷語發(fā)端,自含鄙夷之意。下面兩句說她的丈夫騎著寶玉絡(luò)頭、毛色青白相間的高頭大馬,她的侍女為她獻(xiàn)上滿盈金盤的鯉魚片。一為側(cè)筆映襯,二為正面描寫,一虛一買,“洛陽女兒”的身價和地位顯示出來了。一個普通的小家女子,朝夕之間竟身價百倍,原因就是嫁給了一位頗有身份的“良人”。遇者則貴、不遇者則販的人生感慨,暗暗含在其中。“畫閣”以下四句,寫“洛陽女兒”住在紅桃綠柳竟相掩映的畫閣朱樓,出門坐的是用羅帷遮護(hù)的七香車,回來的時候,用寶扇遮面,被接入九華帳里。至此,“洛陽女兒”的飲食起居已見一斑!翱穹蚋毁F在青春”到“不惜珊瑚持與人”,連續(xù)驅(qū)使典故,插入對其丈夫的描寫;結(jié)構(gòu)上照應(yīng)上文“良人”一句,將詩意補(bǔ)足。其夫正當(dāng)青春年華,身享榮華富貴,意氣驕奢,甚于晉代巨富石崇;丈夫親自教她跳舞,其憐愛之情,一如劉宋汝南王之干愛妾碧玉!安幌汉鞒峙c人”,用石崇與王愷斗富一事,將“良人”驕奢豪富之態(tài)現(xiàn)于紙上。這里所描寫的是“狂夫”之相,但細(xì)玩詩意,卻是借“狂夫”之相,以形“洛陽女兒”的嬌貴之態(tài),貌似游離實則還是為寫“洛陽女兒”而驅(qū)使筆墨的。隨后,順接上面的“自憐碧玉親教舞”句意,迤邐而下,正面描寫“洛陽女兒”在九微燈約光暈里,在雕花的連環(huán)形窗下,通宵達(dá)旦,歌舞不休。這里特別點染了燈花燃盡而撲窗亂飛的一個細(xì)節(jié),暗示“洛陽女兒”通宵沉醉于狂歌狂舞中,直到天亮,九微燈才熄滅,這里以九微燈入詩,無異是把“洛陽女兒”與王母同化為一體了,從而為“洛陽女兒”披上了一層高貴的外衣。其富貴之相,借典故婉然傳出!皯蛄T曾無理曲時,妝成只是熏香坐”,寫“洛陽女兒”戲樂已畢,無暇練習(xí)曲子;打扮好了,依爐熏香而坐!白弊郑路鹨娖溷紤兄畱B(tài)和空虛無聊的貴族生活。下面又拓開一層,寫“洛陽女兒”出入貴戚之家,奔走權(quán)門之內(nèi),雖語不涉諷,但諷意存焉。
詩的最后兩句為第二部分。詩人把筆鋒猛地一轉(zhuǎn),描繪出一幅貌似孤立實則與上文融浹為一的越女浣紗的畫面。美頗如玉的越國女子西施,在她未遇之時,身處貧賤地位,只好在江邊漂洗羅紗。“誰憐”二字,一貫到底,造成快速的節(jié)奏和奔流的詩意,表達(dá)了詩人對不遇者的深切同情。其中也不乏感憤不平之氣。
全詩描寫了兩種人物形象,一貴一賤,一奢靡,一窮困,各成獨立的畫面,卻又相反相成地統(tǒng)一于全詩中。寫法上,前一部分以繁筆鋪張揚(yáng)厲,窮形盡相;后一部分以簡筆淡然點染,意到即止。一繁一簡,繁簡各宜。詩中有諷刺,有同情,有慨嘆,而這又深深地隱蔽在文字背后。
參考資料:
1、 張國偉 韓成武.唐詩三百首賞析:河北人民出版社,1995:162-164 2、 趙昌平.唐詩三百首全解:復(fù)旦大學(xué)出版社,2006:105-106 3、 吉林大學(xué)中文系.唐詩鑒賞大典(三):吉林大學(xué)出版社,2009:3-6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