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船并行櫓速不及帆快
八音齊奏笛清怎比簫和
相傳明朝文學家楊慎中狀元后,從水路乘船返家視親,行至一河水較窄之處,恰巧遇到武狀元所乘之船。雙方互爭先后,結果都不能前行。為此雙方發(fā)生爭執(zhí),武狀元對楊說,你是文狀元,一定擅長對句,我乃一介武夫,就出一個上聯,你如果對上來了,我就尾隨在你的船后而行;你如果對不上來,就要讓我先行。楊慎自負文才,一口便答應了對方的提議。于是武狀元乃出上聯:
兩舟并行櫓速不及帆快
此聯是武狀元巧用諧音,既指物又論人。以“櫓速”諧三國時東吳名臣“魯肅”,以“帆快”諧西漢初期名將“樊噲”,意思是說“文不及武”。楊慎一時難尋對句,不得不讓自己的船尾隨武狀元之后。
后來,直到他兒子結婚、鼓樂齊鳴之時,他才把困繞多年的聯語對出來了:
八音齊奏笛清怎比簫和
下聯以“笛清”諧北宋大將“狄青”,以“簫和”諧西漢名相“蕭何”,狄青與蕭何相比,蕭何更勝幾籌。楊慎終于找到了“武不及文”的下聯,了卻了平生一大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