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中國對聯甘棠獎頒獎典禮在河南靈寶召開。由中國楹聯學會主要創(chuàng)始人常江、江西省楹聯學會名譽會長龔聯壽、浙江省楹聯研究會名譽會長王翼奇、湖南省詩詞學會副會長熊東遨、江蘇省楹聯研究會名譽會長鐘振振等20位評委,共同評選出被譽為“中國對聯最高獎”的中國對聯甘棠獎“最佳聯手”“最佳新秀”“十佳聯手”“十佳新秀”“十佳聯作”“優(yōu)秀論文”等獎項,并召開盛大的頒獎典禮。相關活動報道被30余家媒體發(fā)布,詳情請猛擊:第一屆中國對聯甘棠獎頒獎典禮側記。
相關花絮請點擊下面的視頻,后期將發(fā)布頒獎典禮全程視頻。
作為中國對聯甘棠獎頒獎典禮的親身參與者,我想用10個關鍵詞概述我對這次活動的感受——
曲折
當廣西聯友邱鈺云走出火車站時,已經是凌晨3點多,她坐上組委會特意派去接站的汽車,還要再跋涉一個多小時才能抵達酒店。雷舒迪半夜12點多還在鄭州站附近“游蕩”,她在等候凌晨2點多的那趟開赴靈寶的火車——因為實在難以請假,她只好選擇了這樣一種近乎“自虐”的行程。還有來自香港的霍婉雯,她在火車上度過了難忘的近十個小時,幸好她并不孤獨——她所乘坐的G818次列車,有十幾位參加本次活動的朋友,分別來自廣東、湖南、湖北等地,他們分散在各個車廂,但最終“跋山涉水”地聚在了一起。還有為了來參會一怒辭職的康璽、帶著老婆和兩個月女兒出行的毛竹、把老婆孩子仍在洛陽抱著古琴前來的方劍斌……道路的曲折擋不住一顆顆向往終點的心靈,這正如中國對聯甘棠獎走過的旅程,有荊棘、有塵土,但最終迎來的是光明和希望。
支持
中國對聯甘棠獎的成功離不開每一個對聯人的支持。從甘棠獎的前身“中國楹聯蓮華獎”開始,許多先生就在為這個獎項無私地付出著,這次的頒獎典禮更是克服各種困難前來參加。年逾古稀的常江先生和俞劭華先生兩個月前剛做完心臟手術,年近80的龔聯壽先生也頂著“不宜北上”的勸阻;王翼奇先生的到來讓許多老朋友都驚呼“沒想到”,他因為愛人需要照顧,已經許多年沒有離開浙江參加活動了;熊東遨、鐘振振兩位先生在其他地方還有活動,他們強行推掉一部分活動內容,急匆匆地連夜趕赴靈寶;曹云霖先生因為身體原因,臨行前還在猶豫,俞劭華先生的一句話打動了他:“來吧,我們這個年紀,下次再出門只能一次比一次更難!睂嵲跓o法脫身的原文化部副部長、中華詩詞學會會長鄭欣淼和中央民族大學教授蒙曼發(fā)來了視頻,中國楹聯學會顧問趙金光和《詩刊》主編李少君也發(fā)來了賀電,共同祝賀活動召開。
禮遇
“以認真的態(tài)度,給對聯和對聯人最高的禮遇”,活動結束后回頭看這句話,也許可以放心地說一句,“我們做到了”。頒獎典禮開始前有一個“走藍毯”的儀式,與會來賓兩兩成行走過幾十米的藍毯,在鮮花和掌聲的簇擁下來到簽名墻,鄭重寫下自己的名字,然后步入會場。涉及上臺領獎的有60余人次,現場導演為了活動流程一再建議壓縮流程,但是甘棠獎組委會主任吳文博斬釘截鐵地說:“每個人都要上臺、都要發(fā)言,這是他們憑自己的水平贏來的向對聯界發(fā)聲的機會,哪怕只有一分鐘、半分鐘也要講!”在活動準備階段,許多人提供的照片像素、取景都不合格,在組委會成員大多準備放棄的情況下,吳文博和莫非一遍一遍地堅持:“兄弟們,我們是要對標‘感動中國’的,這是對聯界最大的舞臺,我們首先要自己尊重自己!”禮遇的前提是尊重,作為對聯人,只有自己尊重自己,才能迎來他人的尊重,迎來他人對對聯的尊重。
執(zhí)著
吳文博把甘棠獎的規(guī)劃總結為“一二三”:每年一次比賽、每年兩本選粹、三年一次峰會。本次峰會為每位到場嘉賓贈送了四冊一匣的《甘棠叢書》,這套書經歷了三個階段:首先是線裝繁體豎排,莫非耗時多日已經完成了排版校對,但樣書的效果不盡人意,他毫不猶豫地“扼殺”了自己的成果;第二個方案是簡裝本,但大家又一致認為不上檔次;第三個才是最終的方案,精裝、布面,但之后選擇紙張、排版設計這些問題一遍遍調整,又不知讓莫非熬了多少個通宵。除了《甘棠叢書》,布袋、聘書、證書、獎牌、銅印、徽章、背板等都是精心設計而成,主色調被稱為“甘棠藍”。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會議手冊,內容豐富、設計典雅、印刷精良,很多朋友愛不釋手,表示要拿回家收藏起來,就連當地靈寶市政府也特意要走幾十本,交代以后政府活動的會議手冊也要參考設計。細節(jié)決定成敗,體現細節(jié)的地方實在太多,甚至有時組委會都開始倦怠,但大家還是咬牙扛了下來,正是這種一絲不茍的執(zhí)著成就了這次頒獎典禮的盛況。
文學
“發(fā)現對聯之美”是甘棠獎的宗旨!懊馈笔侨祟惞餐ǖ那楦,對聯無疑也應該是美的。然而,由于一些“你懂的”原因,對聯開始變得越來越不美,漸漸淪為說明書、廣告語、導游詞、標語口號、人物傳記……于是,本不該被討論的“對聯文學性”不得不提上議題。甘棠獎希望通過十佳聯作、十佳新秀、十佳聯手等一系列獎項,引領文學性的對聯創(chuàng)作,為當代對聯提供審美標準。當然,什么是“對聯之美”,以及是否應該引導“對聯的文學”發(fā)展至“文學的對聯”,還需要更進一步的嘗試和探索。
純粹
我始終認為,對聯應該是純粹的,所以我對那些褻玩對聯的人無法容忍。關于純粹,我想以靈寶市詩詞楹聯協會為例。協會成立20多年來,幾乎沒有政府撥款,但他們憑借自己對對聯純粹的熱愛,自籌經費,堅持至今。對聯創(chuàng)作水平有高有低,但是每個人都有一顆純粹的向往美好對聯的心,從剛開始甚至未諳平仄,到如今各自形成風格,讓所有人刮目相看。靈動溫婉彭艷梅、博學多識的姚衛(wèi)國、被譽為“會寫對聯的會長”趙景謀、頗有清聯頓挫鏗鏘之風的何戰(zhàn)軍……靈寶對聯的骨干,早已頗受聯人敬重。他們有人說,自己剛開始也是寫“老干體”,但是走在一條正確的道路上,對聯水平就就會不斷提高、不斷精進。這條道路,就叫作“純粹”。頒獎典禮上,“靈寶軍團”對來賓的無微不至、噓寒問暖,也體現了“純粹”——對對聯純粹的熱愛和奉獻。
研討
作為一場對聯高峰論壇,理論的研討和思想的碰撞是必不可少的。常江先生回顧了楹聯學會30多年的歷史,當真是五味雜陳、冷暖自知。他高屋建瓴地從征聯活動的評審機制、對聯與媒體的合作方式、楹聯習俗的保護模式等多個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殷切希望。作為可能是當代閱讀對聯、整理對聯最多的龔聯壽先生,他回顧了對聯文獻的整理脈絡,提出“目錄”“版本”“校讎”三個相互關聯、相互影響的重要內容,還強調對聯作家研究的重要性,并分享了自己的經驗和建議。詩人魏新河講述自己對“古典文學的審美”的認識,將其概括為“高雅”“氣韻”“文采”“精煉”“含蓄”等關鍵詞,并深入論述文采中的“精妙之美”“典雅之美”“駢儷之美”,這種由詩至聯一以貫之的傳統(tǒng)審美正是對聯文學性的依傍。劉鋒先生對“對聯”一詞博觀約取的梳理,熊東遨先生關于對偶修辭的趣味演講,都引來一陣陣“滿堂彩”。在三個分論壇中,“對聯文學性的傳承與發(fā)展”“對聯組織的發(fā)展與興盛” “對聯新媒體的運用與創(chuàng)新”等話題,也都展開了充分的討論,其中既有不同觀點的辯論,也有相同觀點的達成。這些講座和研討的成果,也必將成為推進對聯發(fā)展的重要抓手。
致敬
吳文博在頒獎典禮現場不止一次強調“致敬中國楹聯蓮華獎”。的確,蓮華獎起初只是論壇內部的獎項,規(guī)模和獎金都不值一提,但是蓮華獎奠定的“純粹的文學性”“評審的公正性”等原則,正是今天甘棠獎成功的核心競爭力。每年蓮華獎的那些新人,固然有些已經“銷聲匿跡”,但更多的仍然活躍在聯壇。他們有人已經成為當代聯壇的中堅力量,有人拿下了“十佳聯作”“十佳聯手”甚至“最佳聯手”等獎項;仡櫰邔蒙徣A獎,正如翻動著一幅幅對聯發(fā)展的漫長畫卷。也許有一天,甘棠獎在所有人的努力下,可以成為更加光彩奪目的獎項,甘棠獎的前身蓮華獎仍然配得上這一份沉甸甸的“致敬”。
夢想
年輕就是夢想。有時我們羨慕詩詞界的年輕人井噴式爆發(fā),已經成為詩詞界的核心力量,詩詞甚至成為高校學生中的一股時尚潮流。對聯也會迎來這樣的一天嗎?也許不被人看好,但我們也不必妄自菲薄。當我們看到95年的雷舒迪已經躋身“十佳聯手”,當我們看到94年的王望、92年的陳超遷憑借厚重的功底、鮮明的風格拿下“最佳新秀”,當我們看到最年輕的99年的張洋站上領獎臺,當我們看到93年的康璽在創(chuàng)作之余治理研究對聯理論,當我們看到這些年輕人開始意識到自己對對聯的責任和擔當時,我們堅信,對聯的希望就來自于這些年輕人。
花絮
活動當然不會是板起臉一本正經的,你心目中最有趣的花絮是哪個?是魯曉川高亢的湘音吟誦?是方劍斌優(yōu)雅的古琴彈奏?是酒桌上推杯換盞的酣暢淋漓?是KTV里年輕人鬼哭狼嚎的釋放?是醬香經典的貴州茅臺?是甘脆可口的靈寶蘋果?是河北軍團的陣容強大、猛蹭熱點?還是毛竹、溫本理、婁希安等190的“聯壇高人”的合影?但我想,大多數人印象中最深刻的應該是頒獎典禮中“前男友”和“前女友”的那一幕吧。有人在獲獎感言中深情地說道:“對聯陪我度過了一段艱難的時光,就好像今天在頒獎典禮現場遇到的前女友一樣!闭诖蠹乙活^霧水、略顯尷尬之時,“前女友”發(fā)表獲獎感言時大大方方地回應:“感謝主辦方,感謝前男友!”熱烈的掌聲經久不絕。年輕人的快樂就是這么單純又這么美好——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