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壬寅虎年,虎虎生威,如虎添翼;⒛,是根據(jù)我國的傳統(tǒng)歷法中計算年份的方式,公元年號除以12,余數(shù)是6的年份,都是虎年。如,1950年(庚寅)、1962年(壬寅)、1974年(甲寅)、1986年(丙寅)、1998年(戊寅)、2010年(庚寅)、2022年(壬寅)、2034年(甲寅)、2046年(丙寅)等。
詩曰:
壬寅虎歲世人知,
生肖輪回往復時。
抖擻精神同鼓勁,
國強民富立宏基。
聯(lián)曰:
生肖紀元,虎虎雄威,循環(huán)往復連寅歲;
相間歷法,年年喜慶,余數(shù)六除入史書。
“虎,山獸之君也!痹S慎《說文解字》!盎⒄撸栁,百獸之長也,能執(zhí)搏挫銳,噬食鬼魅!薄锻ㄋ籽萘x》;,俗稱老虎,哺乳綱大型食肉類貓科動物。頭圓,耳短(耳背黑色,中間白班),鼻骨長,鼻頭粉色,眼大,嘴邊有長而硬的白色胡須。頸部粗而短,肩部、胸部、腹部、臀部較窄,呈側扁狀。犬齒尖銳,腳底有厚實肉墊,爪可伸縮,極為鋒利。體毛橙黃、淺黃,桔紅色等。有黑色條紋,腹面四肢內側白色,背面雙行黑色縱紋,尾部粗長。眼部上方有白色區(qū)域(吊睛白額),前額上方黑紋似漢語“王”字(山大王)。體長1.4—2.8米,尾長0.6—0.9米(有黑環(huán),無簇毛,尾尖黑)。四肢矯健,威猛剽悍,縱跳疾速,機警敏銳,山地林棲,領地范圍,晝伏夜行,獨來獨往,懼怕炎熱,不擅爬樹,長游泳。雌雄相鄰,吼聲如雷,嘯聲可達2公里,活動范圍100—1000平方公里(雌性400平方公里,雄性1000平方公里)。具陽剛之氣,處食物鏈頂端的虎,以猛撲方式(咬頸鎖喉),捕食野豬、馬鹿、狍、麝等動物,偶爾也捕食鳥類。食肉量大(1次可食肉30公斤)。在自然條件下,雌虎3年齡性成熟,每隔2—3年繁殖一次,懷孕期105天左右,每胎產1-5仔(通常產2仔)。雌虎與幼仔生活2—3年,直至幼仔長大自行離散。雄虎4—5年齡成熟,壽命20—25年。老虎,全身是寶,十二生肖排名第三位,在亞洲無天敵。由于人類的獵殺,加上野外棲息地碎片化,導致虎的分布范圍和數(shù)量急劇衰減。1996年被國際自然保護聯(lián)盟列為極度瀕危的十大物種之一,列為《華盛頓公約》附錄Ⅰ級保護動物,《世界自然保護聯(lián)盟》紅色目錄瀕危動物。我國列入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據(jù)2016年有關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全球野生虎,數(shù)量3890只(多圈養(yǎng)自然保護區(qū))。全世界有:東北虎(西伯利亞虎)、華南虎、巴里虎、馬來虎、爪哇虎、里;、印度支那虎、蘇門答臘、孟加拉虎9個虎亞種(已滅絕4種(華南虎、巴厘虎、里;、爪哇虎),尚存5種),有4個變種。“虎是百獸之王,是力量、勇敢、無畏的象征!保暯秸Z)。自古以來,老虎被視為民間的守護神,百姓的祥瑞符號,正義化身,驅邪納吉,護佑平安。
詩曰:
吼叫如雷百獸驚,
頭圓眼大獨居行。
頸粗腹白斑斕色,
爪利牙尖原野生。
聯(lián)曰:
瀕危動物,百獸之王,晝伏夜行圈領地;
白額大蟲,一山獨霸,爪尖牙利色斑斕。
老虎,既有,東北虎、華南虎、印度支那虎、孟加拉虎、白虎之外。也有,不是虎的虎字動物:壁虎、地老虎、虎紋蛙、虎皮鸚鵡、虎鯨、虎鯊;又有,虎字植物:爬墻虎、虎耳草、虎尾蘭;⒆值孛夯⒘质、虎門鎮(zhèn)、老虎臺鄉(xiāng)、老虎溝村、陳巴爾虎旗、虎巷、虎頭山、虎牢關、虎丘塔、虎跳峽、老虎灘、虎山長城;再有,虎字名稱符號:虎符、虎印、虎賁、虎將。還有,虎字人物:唐伯虎、笑面虎、母老虎、紙老虎。更有,虎字成語俗語、趣聞軼事:虎門銷煙、路虎、壬寅虎年郵票、武松打虎、一山不容二虎、猛虎下山、小虎回鄉(xiāng)、老虎學藝、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調虎離山計、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虎口拔牙、老虎屁股摸不得、虎落平陽被犬欺;亦有,虎字影視歌曲:《兩只老虎》、《將門虎子》、《英雄虎膽》、《奇襲白虎團》、《智取威虎山》,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虎踞龍盤今勝昔,中國武術段位中級虎徽章(4—6段),央視2022年春晚節(jié)目《乳虎嘯春》等。不勝枚舉。
詩曰:
東北華南猛獸知,
國家一級護身軀。
棲居荒野飛馳速,
晝伏夜行孤獨迂。
屁股從來摸不得,
尖牙銳利入名區(qū)。
瀕危動物稱王者,
誤落平陽被犬虞。
賁將令牌和武術,
昆蟲鸚鵡與灘涂。
山丘市鎮(zhèn)旗標計,
巷寺門關塔峽符。
蘭草金油鉗凳印,
紋蛙壁虎海鯨須。
汽車堂號溪泉石,
郵票兒歌影視乎。
聯(lián)曰:
瀕危動物,東北華南,嘯聲震撼,晝伏夜行,是為獨霸稱王者;但見紋蛙壁蜥,又添市鎮(zhèn)鄉(xiāng)村,山丘寺塔,賁將令牌,帝皇印鑒,引出民間鉗凳功夫,漢語詩詞兵家計策,唱影視兒歌,虎虎生威彰虎勁;
俗話大蟲,吊睛白額,食肉恢宏,性情兇猛,可惜平陽被犬欺?M回鸚鵡地龍,更有城關旗巷,溪峽灘涂,金油蘭草,郵票徽標,來源海上鯨鯊魚類,清泉錢幣江面橋梁,傳汽車堂號,年年喜慶賀年輪。
東北虎,又名西伯利亞虎,屬于身形最大的老虎。體長180—290厘米,長100—110厘米,雌性體重100—167公斤,雄性體重180—350公斤,主要捕食狍、馬鹿、野豬,以及小型哺乳動物。體毛長密,色澤較淡,全身黑色斑紋稀疏,腹部白色延伸至身體兩肋部。分布于俄羅斯西伯利亞,我國東北黑龍江小興安嶺和長白山一帶,數(shù)量極為稀少,瀕臨滅絕的邊緣。據(jù)統(tǒng)計,存虎有160—230只。國內外動物園中,人工飼養(yǎng)的約有800余只。
詩曰:
頭大身長東北生,
瀕危動物享名聲。
雌雄領地成千里,
色澤棕黃獨夜行。
聯(lián)曰:
瀕危動物,頭大身長,雌雄領地成千里;
東北之名,尾粗體重,冬夏皮毛色淡棕。
華南虎,體型較小,屬第二小老虎,全身桔黃略近赤,背部較深,具黑色縱紋,色深而寬且較密。雌性體長2.3米,體重90—120公斤。雄性體長2.5米,體重150—225公斤,尾長80—100厘米,體毛比東北虎短;顒臃秶70—100平方公里,以野豬、鹿、狍等動物為食。是我國獨有的物種,稱為“中國虎”,分布東南、西南、華南等省,國家一級保護動物。2012年被列入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在野外已經滅絕!度A南虎》,也是詩人牛漢(1973年6月)創(chuàng)作的一首現(xiàn)代詩,作為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教版)七年級第二學期第六單元的一篇自讀課文,以“華南虎”為象征,表現(xiàn)了自己在困境中不屈不撓的人格和對自由的渴望。展示虎的威猛,高貴的氣質,震撼人們的心靈,
詩曰:
分布南方較小型,
珍稀動物早馳名。
專家研討詩人贊,
極度瀕危少野生。
聯(lián)曰:
珍稀物種,色澤桔黃,極度瀕危原野少;
外號大蟲,毛皮紅黑,亞洲境域護區(qū)多。
巴厘虎,屬于體型最小的老虎,僅是其它虎類的三分之一。體長1.15米,體重100公斤左右,曾生活于印度尼西亞巴厘島北部的熱帶雨林。全身橙黃色底黑色條紋短毛,條紋數(shù)較少,顏色也較深。偶爾在條紋之間會出現(xiàn)黑色小斑點,頭部有特別橫向條紋,以獵殺島上的哺乳動物與原雞為食。由于人類的大量捕殺,于1937—1940年滅絕。
詩曰:
棲息雨林身小型,
橙黃紋黑短毛生。
印尼巴里島中獸,
捕殺緣由絕跡行。
聯(lián)曰:
熱帶雨林,體貌小型,印尼巴里島中獸;
橙黃底黑,短毛紋路,人類行為國寶名。
印度支那虎(印支虎),體形比孟加拉虎小,雌性體長約2.4米,體重100—130公斤,雌性體長2.3—2.55米,體重80—120公斤。雄性體長2.7米,體重145—200公斤。雄性體長2.55—2.85米,體重150—195公斤。腹部呈白色,頭部條紋較密,耳背黑色,有白斑。體毛顏色,比華南虎短淺,比孟加拉虎深,黑色條紋狹窄且黑。是二十一世紀以來下降最快的虎。主要分布東南亞大陸東部、越南、老撾、泰國、馬來西亞、中國、緬甸、印度等國家。棲息地為森林、雨林、草地和沼澤,以野豬、鹿、牛和小型哺乳動物為食。目前,估計有野生印支虎1227—1785只,還有約60只生活在亞洲、美洲的動物園中。
詩曰:
印支虎類短身形,
頭部條紋濃密腥。
腹白耳斑而帶黑,
雨林沼澤野生靈。
聯(lián)曰:
頭紋濃密,腹白細微,身形短小印支虎;
耳黑有斑,體毛膚淺,獸類棲居動物園。
馬來虎,身上條紋與印度支那虎相同,全身橙色和黑色條紋(間隔窄細),體型較小,是現(xiàn)存六種虎中第三小老虎,比蘇門答臘虎、巴厘虎略大。雌性體長2.4米,雄性體長2.5米,重100—130千克。是典型的山地林棲動物,生活在馬來西亞半島中部和南部地區(qū)森林。
詩曰:
馬來虎類印支同,
山地林棲沐雨風。
橙黑條紋生猛獸,
體型較小島居中。
聯(lián)曰:
條紋橙黑,山地林棲,馬來虎種印支屬;
白腹細微,體毛膚淺,短小身形類別同;
爪哇虎,體長155厘米,屬體型第二小老虎,曾生活印度尼西亞爪哇島上。雌性體長2.1—2.3米,重95—115公斤。雄性體長2.35—2.55米,重100—155公斤。自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已經滅絕。雖然迄今,不時目擊者傳聞有虎存活,但均未得到證實。
詩曰:
爪哇虎類印尼聞,
目擊者傳無當真。
捕殺行為而所致,
珍稀動物失棲身。
聯(lián)曰:
珍稀動物,目擊者傳,印尼境內爪哇虎;
捕殺行為,島能證實,世紀八零絕跡聞。
蘇門達臘虎,體形最小,臉部周圍,頰毛較長,胡須也長,全身呈鵝黃色,黑色條紋,狹窄較密。雌性體長1.98米,體重75—100公斤,雄性體長2.35—2.35米,體重100—150公斤。保護現(xiàn)狀極危,據(jù)統(tǒng)計,野外生存有400—500只。大多生活在印度尼西亞島的國立公園。
詩曰:
臉部頰毛須較長,
體形最小虎鏗鏘。
橙黃色澤條紋黑,
狹窄密濃明顯彰。
聯(lián)曰:
橙黃色澤,黑底條紋,密濃狹窄體形;
須臉毛長,蘇門答臘,現(xiàn)狀極危島國稀。
孟加拉虎,又名,印度虎,是世界上分布最廣數(shù)量最多的老虎。分布印度、尼泊爾、孟加拉、不丹和我國西藏。1758年,瑞典自然學家卡爾·林奈,將其定為虎的指名亞種。孟加拉虎,體型僅次于東北虎,是現(xiàn)存第二大虎亞種。野生虎,約生活3159—4715只。各國動物園,約有虎333只。成年老虎,體毛棕黃色,有黑色條紋。雌性身長2.5米,體重140公斤,雄性身長2.9米,體重180—260公斤。主要獵物,野鹿、野牛。棲息地范圍很廣,包括高寒的喜瑪拉雅山針葉林、沼澤蘆葦叢、印度半島枯山上、印度北部蒼翠繁茂的熱帶雨林,以及干燥的樹林。在我國,有其蹤跡。
詩曰:
棕黃毛底黑條紋,
野外公園猛虎真。
數(shù)量諸多分布廣,
指名亞種國家珍。
聯(lián)曰:
棕黃毛底,黑色條紋,數(shù)量諸多分布廣;
野外公園,孟加拉虎,指名亞種國家傳。
里;,又名新疆虎、波斯虎、高加索虎、圖蘭虎、西亞虎、中亞虎。雌性長2.1—2.3米,體重85—135公斤;雄性長2.3—2.5米,體重169—240公斤。1916年里;⒃谖覈^跡;二十世紀1980年代,此虎相繼在西亞中亞各國滅絕。
里;,里海地區(qū),1970 年代滅絕。
詩曰:
里海地區(qū)之種群,
早期滅絕已傳聞。
中西亞虎高加索,
無影無蹤名字分。
聯(lián)曰:
早期滅跡,里;⒚,中西亞虎高加索;
外號留傳,波斯疆域,各國之疆絕大蟲。
白虎,又稱“白化孟加拉虎”,白色變種(白虎、雪虎、金虎、純白虎),全身白色,黑色條紋,或無紋。野生白虎極為稀有,幾乎見不到,只在動物園中見到。雌性身長2.6米,體重110—190公斤。雄性身長2.9米,體重180—389公斤。原產我國云南,以及國外緬甸、印度、孟加拉國。第一只野生孟加拉白虎,1951年在印度被發(fā)現(xiàn)并捕獲,取名"莫罕"(雄性,9個月齡)。成熟后與赤黃色貝古姆(雌性)配對,產下3窩虎崽10只(赤黃色)。之后再與其虎女麗達交配,產下(1雄3雌)4只白虎崽。此后再與麗達配對,產下3窩7只白虎崽。據(jù)1996年統(tǒng)計,世界上現(xiàn)有的白虎,總數(shù)200多只,全部都是它的子孫。孟加拉白虎,是世界一級保護動物。由于缺少保護色,在自然界中非常難存活,野外已經滅絕。1998年開始,我國從國外陸續(xù)引進白虎并繁殖,迄今飼養(yǎng)總數(shù)不超過100只。白虎,是古代神話的“四靈獸”(青龍、白虎、朱雀、玄武)之一。早在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的玉琮獸面和殷商青銅器獸面上,已有白虎的形象,是二十八星宿“西方七宿”(奎、婁、胃、昴、畢、參、參)的總稱;⑿挝挥谖鞣剑暈殒(zhèn)西之獸,也是四方護衛(wèi)神之一!抖Y記·曲禮上》有,“前朱雀、右玄武,左青龍、右白虎“之說。
詩曰:
神話四靈于古時,
吊睛白額獸珍奇。
孟加拉虎之源種,
哺乳綱科大眾知。
聯(lián)曰:
吊睛白額,動物珍奇,古時神話四靈獸;
變種黑紋,野生罕見,今日公園映眼球。
雪虎(孟加拉虎變種),全身白色,有淺灰色的條紋,屬食肉目貓科,條紋深褐色,或黑色,其余乳白色,眼睛藍色。是白虎基因進一步變異的結果,出現(xiàn)概率10萬分之一,世界珍稀動物。由于全身雪白,容易受到攻擊。1990年4月12日生,身長2米,體重120公斤,我國首只雪虎——"瑪?shù)铝?quot;(贈送外國),體態(tài)優(yōu)美,全身除了尾巴和腿部有少許咖啡色之外,全身雪白,顯得雍容高貴。雪虎毛色比白虎更加潔白,可以白璧無瑕,完美無缺來形容。
詩曰:
雪虎基因變異來,
發(fā)生概率細微開。
條紋黑褐身軀潔,
白璧無瑕上展臺。
聯(lián)曰:
基因變異,白璧無瑕,發(fā)生概率細微;
黑褐條紋,潔身乳目,展現(xiàn)公園國寶珍。
金虎(孟加拉虎變種),哺乳綱食肉目貓科豹屬的動物。毛短,黑色斑紋,除尾部,四肢內側較淺的褐、黃色外,其余金黃色條紋,數(shù)量比雪虎更加珍稀。分布印度等地,野生已滅絕。
詩曰:
金黃變種最珍稀,
黑色斑紋毛短時。
尾部四肢猶淺褐,
貓科豹屬好驚奇。
聯(lián)曰:
金黃變種,黑色斑紋,毛短珍稀無遺跡;
淺褐四肢,貓科豹屬,尾長滅絕好驚奇。
純白虎(孟加拉虎變種),全身白色,無條紋。目前,全世界僅有2只純白孟加拉虎。原產我國云南,以及緬甸、印度、孟加拉等地。野生白虎已經滅絕,現(xiàn)存白虎,均為人工繁殖。世界首只白虎在印度發(fā)現(xiàn)(國寶)。白虎不是獨立的虎亞種,也不是患白化病的虎(白化病個體虎眼睛,粉紅色),而是由于體內一個控制體色的基因由黑色顯性等位其因突變?yōu)槔跎碾[性等位基因。
20世紀初,全亞洲約有10萬頭老虎,但其后數(shù)量便縮減達九成之多,迄今只余下少于7000頭野生老虎。捕殺老虎作為商業(yè)用途、其食物數(shù)量減少棲息地喪失,是老虎面對的主要威脅。老虎生存系于現(xiàn)有的棲息地能否得以保存,及人類可否全面遏止非法捕殺的危機。
詩曰:
印度之中國寶身,
身軀白色缺斑紋。
紋條野外難相見,
見者皆為繁殖君。
聯(lián)曰:
人工繁殖,白色無紋,印度祖宗稱國寶;
世紀滅之,孟加拉種,生存環(huán)境卻危機。
虎圈,養(yǎng)虎之所!妒酚洝ば⑽浔炯o》:"于是作建章宮,度為千門萬戶。前殿度高未央。其東則鳳闕,高二十余丈。其西則唐中,數(shù)十里虎圈。"《漢書·外戚傳下·孝元馮昭儀》載:"建昭中,上幸虎圈斗獸,后宮皆坐。" 明·陳繼儒 《虎薈》卷三:"秦故虎圈,周匝三十五步,西去長安十五里。"舊時圈養(yǎng)老虎的地方,今日瀕危動物的自然保護區(qū)(并非局限于老虎,包括獅虎豹象等)。
詩曰:
史記建章宮闕聯(lián),
明朝虎薈卷三連。
漢書外戚傳之下,
今日國家呵護專。
聯(lián)曰:
史記相聯(lián),建章宮闕,明朝虎薈卷三載;
漢書外戚,傳下孝元,今日國家呵護專。
虎斑貓,黃棕色底色,夾有純黑色斑紋圖案,有一圈較淺的銅色呈環(huán)狀包圍。頭部圓潤,兩耳間距較近,頸略短,肌肉發(fā)達。眼睛大明亮,呈圓杏核狀,顏色可以接受由黃色、金色至綠色,通常有眼線。鼻子磚紅色,有鼻線。毛型短而厚、質地生硬。體形適中,胸腔寬而深厚,四肢尾部長短適中,健壯有力,肌肉感強。整體感覺強健、平衡感極佳。背毛分為長毛和短毛,斑紋美麗,由于酷似野生貍的斑紋,通常稱之為貍花斑紋。額頭有M狀斑紋,眼角有連貫的延伸線,頸部、四肢及尾部有環(huán)狀斑紋,身體為連接完整魚骨刺斑紋,或豹點斑紋。背毛顏色,通常棕色,或深棕色,有些被毛白色,顏色稱為貍花白色,通常腳墊和掌毛黑色。
個性獨立、活潑、機警。捕鼠能力強,深受百姓喜愛。
詩曰:
頸短頭圓體適中,
胸寬眼亮色黃棕。
掌毛腳墊皆為黑,
環(huán)狀斑紋鼻子紅。
聯(lián)曰:
黃棕外貌。頸短頭圓,胸寬眼亮多機警;
黑色掌毛,鼻紅腳墊,環(huán)狀斑紋捕鼠強。
虎斑蝶,別名虎紋青斑蝶,擬阿檀蝶,黑條樺斑蝶蝴蝶的一屬。翅膀腹面鮮橙色,翅脈和翅邊緣黑色,邊緣有兩行小白點,前翅端黑褐色,內有一條由數(shù)個長方形白斑組成的白色斜帶。翅膀腹面鮮橙色,翅脈和翅邊緣黑色,邊緣有兩行小白點,前翅端黑褐色,翅端有大的黑色區(qū),區(qū)內有一條由5個相鄰的白色棒狀白斑組成的白色斜帶。附近有幾個小白點;外緣有2列小白點。后翅外緣內有2列白色小點,內側有時不明顯。雄蝶后翅有橢圓形香鱗袋。由于幼蟲以有毒的天星藤為食料,毒素積聚在蝴蝶體內。它們身上鮮艷的顏色和明顯的黑白色的條紋,是用來警告捕獵者它們是有毒的。展翅約 70 至—80 毫米。全年可見。翅展85厘米左右,歸類斑蝶族中,常見濕地公園內。雄性虎斑蝶經常伏于吊裙草上吸食汁液,以制造吸引異性的香氣。因為有毒,不但不需要躲藏或偽裝,飛行較緩慢,是其他無毒蝴蝶的模彷對象。生活在樹林或空曠的地方,在冬季里,成群聚集在樹林一起渡過寒冬。分布我國廣東、廣西、臺灣、海南、四川、香港、云南等地。
詩曰:
比翼雙飛拓展開,
梁山伯與祝英臺。
斑紋亮麗多姿彩,
吸食草間甜汁來。
聯(lián)曰:
身軀帶毒,比翼雙飛,祝英臺與梁山伯。
形狀斑紋,雌雄同類,吸草蜜和無偽裝。
壁虎,俗稱鹽蛇,爬行動物,蜥蜴的一種,舊稱為守宮,蝎虎,“墻壁之王”的意思。身體扁平,四肢短,趾上有吸盤(肉墊),能在墻壁上爬行。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鱗·守宮》:“壁宮,壁虎,蝎虎,蝘蜓。守宮善捕蝎蠅,故得虎名!鼻宄丁缎慢R諧·鐵甲壁虎》:“農民不知何物,椎碎其匣,中有壁虎寸許,蠕蠕然!睍兎钩,白天潛伏墻壁縫、瓦檐下、櫥柜后。夜晚在燈光照射的墻壁天花板上,吞食蚊子、蒼蠅、飛蛾、蜘蛛等小昆蟲,對人類有益。能發(fā)出叫聲(是為召喚配偶或威嚇敵人)。壁虎在受到驚嚇,或者人們去捕捉它的時候,只要一碰到它,尾巴就會立即折斷,也就乘機逃跑了。這種現(xiàn)象,在動物學上叫做“自割”,也稱為“自切”、“自殘”、“自截”(尾巴作為保持平衡,逃避敵害的作用,斷尾后(神經作用,仍會擺動),過不了太久,又會再生出來。
詩曰:
墻壁之王體扁平,
白天藏匿夜爬行。
昆蟲為食能攀越,
逃避災時斷尾生。
聯(lián)曰:
爬行動物,斷尾再生,墻壁之王逃敵害;
平扁身形,四肢吸力,守宮外號食昆蟲。
虎甲,昆蟲綱,鞘翅目,中等大的甲蟲,有鮮艷的顏色和斑斕色斑。頭較大,前口式,上顎大,左右交叉,肉食性。白天活動,常在山區(qū)道路或沙地上活動,能低飛捕食小蟲。因總是擋在行人前面,有"攔路虎"和"引路蟲"之稱。常見種類有,中華虎甲、星斑虎甲、金斑虎甲等,是世界上相對速度最快的生物,一秒鐘可以跳到比自己身體長171倍的地點,相當于獵豹用110公里/時的速度跑到18810公里,速度正是獵豹普通速度的171倍,虎甲蟲只需1秒。體狹長,中等大小,身體常具金屬光澤,頭大,復眼突出,唇基較觸角基部為寬,觸角絲狀,11節(jié),鞘翅長,蓋于整個腹部,腹部雌蟲可見6節(jié),雄蟲7節(jié),前足第1-3跗節(jié)具毛,可區(qū)別于雌蟲。本科幼蟲體呈"S"形,頭胸大,強烈骨化,上顎強大,第5腹節(jié)背面有1個具有雙鉤的突起,足爪長而銳,適于掘土。全世界已知2000余種,我國1930年記載101種,分布7個屬內,以虎甲屬最多,為76種。已知120余種。常見的有,中華虎甲,全國分布;金斑虎甲,分布江蘇、浙江等地,我國南方地區(qū)。
詩曰:
色彩斑斕引路蟲,
爪尖復眼疾馳中。
細長觸角絲形狀,
渦卷帶紋鞘翅同。
聯(lián)曰:
爪尖復眼,色彩斑斕,肉食低飛鞘翅目;
觸角細絲,帶紋渦卷,洞居光澤引路蟲。
地老虎,昆蟲名,屬夜蛾科。世界約2萬種,我國1600種。成蟲口器發(fā)達,多食性作物害蟲。種類很多,農業(yè)作物造成危害的有10余種。其中,小地老虎、黃地老虎、大地老虎、白邊地老虎、警紋地老虎等尤為重要,均以幼蟲為害。寄主和危害對象有棉、玉米、高粱、粟、麥類、薯類、豆類、麻類、苜蓿、煙草、甜菜、油菜、瓜類以及多種蔬菜等。藥用植物、牧草和林木苗圃的實生幼苗也常受害。多種雜草常為其重要寄主。成蟲體長17—23毫米,翅展 40—54毫米,頭、胸部背面暗褐色,足褐色,前足脛、跗節(jié)外緣灰褐色,中后足各節(jié)末端有灰褐色環(huán)紋。前翅褐色,前緣區(qū)黑褐色,外緣內多暗褐色;基線淺褐色,黑色波浪形內橫線雙線,黑色環(huán)紋內 1 圓灰斑,腎狀紋黑色具黑邊、其外中部 1 楔形黑紋伸至外橫線,中橫線暗褐色波浪形,雙線波浪形外橫線褐色,不規(guī)則鋸齒形亞外緣線灰色,內緣中脈間有 3 個尖齒,亞外緣線與外橫線間在各脈上有小黑點,外緣線黑色,外橫線與亞外緣線間淡褐色,亞外緣線以外黑褐色。后翅灰白色,縱脈及緣線褐色,腹部背面灰色。
詩曰:
外形褐色夜蛾科,
危害民生種類多。
晚上出來叮植物,
雜糧五谷麥棉呵。
聯(lián)曰:
外形褐色,科屬夜蛾,危害民生多種類;
行列昆蟲,地間老虎,啃叮植物實惡心。
虎紋蛙,又叫水雞,常見的一種青蛙,冷血變溫動物。背面黃綠色或灰棕色,有不規(guī)則的深綠褐色斑紋,個頭魁梧壯實,有"亞洲之蛙"之稱。雌性比雄性大,體長超過12厘米,體重250—500克。皮膚粗糙,頭部體側有深色不規(guī)則斑紋。背部黃綠色略帶棕色,有十幾行縱向排列的膚棱,膚棱間散布小疣粒,腹面白色,也有不規(guī)則的斑紋,咽部和胸部還有灰棕色斑,前后肢有橫斑。趾端尖圓,趾間具全蹼,前肢粗壯,指墊發(fā)達,呈灰色,雄蛙具外聲囊一對,列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生活在海拔900米以下的稻田、溝渠、池塘、水庫等,以蝗蟲、蝶蛾、蜻蜓、甲蟲、蜘蛛、蚯蚓、蝦蟹、泥鰍等為食。同時,吃澤蛙、黑斑蛙、小家鼠,并有大吃小的惡習,由于眼睛結構,憑借視覺嗅覺和味覺,不僅能捕食活動食物,而且可以直接發(fā)現(xiàn)和攝取靜止的食物。主要在晚上出來活動和覓食,白天較少。因舌根生于下頜前端,舌尖分叉,捕食時粘滑的舌頭迅速翻轉,射出口外將昆蟲捕獲,卷入口中。并有一種與其他蛙類不同的捕食方式,當其發(fā)現(xiàn)獵物時,便向獵物跳過去,舉頭后仰并張開下頜,迅速伸出舌頭一揮,掃出一個180度弧線,在完成擺動前就準確地觸到獵物,這個長而柔軟的舌頭便會將其包住,接著迅速地縮回舌頭,把獵物帶進口中吞下,過程只需瞬間即可完成。此外,具有在淺水區(qū)域捕獲水中昆蟲、魚類的能力,這時用下頜捕捉獵物,用嘴咬住之后吞食。
詩曰:
變溫冷血虎紋蛙,
吞食昆蟲運用牙。
粗糙皮膚黃綠色,
水雞外號兩棲爬。
聯(lián)曰:
變溫冷血,粗糙皮膚,形狀虎紋兩棲物;
吞食昆蟲,聲囊腮鼓,外號水雞游泳蛙。
虎皮鸚鵡,是鸚形目鸚鵡科的鳥類,又名嬌鳳,彩鳳,屬小型攀禽品種,原產澳大利亞的內陸地區(qū),野生虎皮鸚鵡棲息林緣、草地等處。結群活動。以植物種子為食。繁殖期為6—10月。營巢樹洞中。每窩產卵4—8枚。孵化期18天。性情活潑易馴養(yǎng),是世界最普遍的寵物鳥。品種繁多,頑皮可愛,受到大眾廣泛的喜愛,全世界總數(shù)量超過5百萬只,也是最常出現(xiàn)在鳥展的種類,自從公元1860年澳洲生物學家——癸格曼德,對基因工程的重大發(fā)現(xiàn)與突破之后,各種虎皮鸚鵡的變種,即進入前所未有的多樣性,共有上千類變種,再加上它們非常容易照顧及繁殖,所以才會如此的普遍。目前,此島屬于珍稀動物,禁養(yǎng)之列。
詩曰:
鳥名彩鳳屬珍稀,
鸚鵡繁多號虎皮。
洞穴筑巢真可愛,
國家禁養(yǎng)小嬌兒。
聯(lián)曰:
珍稀動物,變種諸多,虎皮鸚鵡皆禁養(yǎng);
洞穴筑巢,傳揚世界,嬌鳳鳥兒免觀瞻。
虎鯨,別稱逆戟鯨(戟倒豎海面形狀)、殺人鯨(比藍鯨小),是鯨魚的一種,海豚科海洋大型哺乳動物,雌性體長6—8米,雄性體長近10米,重5—8噸。口形大,上下頜各有五十多枚10—13厘米長銳利牙齒,身體強壯,行動敏捷,游泳迅速(30海里/小時),喜歡群居的生活,有2—3只的小群,也有40~50只的大群。因為肺部充滿了足夠的空氣,所以每天總有2—3個小時安然地漂浮在海面上,露出巨大的背鰭(高達1.8米)。食物包括:魚類、鯨類、鰭足類、海獺類、鳥類、爬行類和頭足類。家族成員菜單至少列出9種鯊魚美味,其中包括很多動物聞風喪膽的大白鯊和灰鯖鯊。它是鯨類的“語言大師”,能發(fā)出62種不同的聲音,均有不同的含義。其捕食魚類時,能發(fā)出斷斷續(xù)續(xù)的“咋嚏”聲,如同用力拉扯生銹鐵門窗鉸鏈的聲音一樣,當魚類在受到恐嚇后,行動就變得失常了。它通過發(fā)射超聲波,憑回聲尋找魚群,判斷魚群大小和游泳的方向,以便圍獵吞食。廣泛分布全世界的海域。全年都可交配,雌性每3—5年生育一次,懷孕期1年,每胎產1仔,哺乳期需1年左右,出生后1—2年內,幼仔在饑餓或呼喚雌性時,只能發(fā)出粗厲的聲音。以后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模仿成體的聲音,改進和豐富自己叫聲,但由于虎鯨的語言復雜而多變,幼仔要完全掌握成體的“語言”,至少需要花上5年多的時間,雌性約在40齡時停止產仔,其后生殖期平均約10年,可延長到30年以上,平均壽命估計達80—90年,雄性約在15齡達性成熟,平均壽命約29年,最大壽命約50—60年。此外,虎鯨挑食,喜歡吃鯨的唇和舌。有人曾對捕到的35頭灰鯨作過觀察,發(fā)現(xiàn)其中有7頭鯨的舌頭,部分或全部被虎鯨吃掉了。鯊魚被它殺死后,也都只會挑著肝臟吃。
詩曰:
疾速巡游逆戟鯨,
海洋霸主最馳名。
兇殘成性猶挑食,
噸位相當實不輕。
聯(lián)曰:
海洋霸主,逆戟鯨名,兇殘成性猶挑食;
美味菜單,蘊含同類,疾速傲游且利牙。
虎鯊,居氏鼬鯊,真鯊科,是熱帶和暖溫帶沿岸上層大型的兇猛食肉動物。體紡錘型,軀干相當粗壯。頭寬扁,尾基上下方各具一凹洼,吻短而寬圓,眼近圓形,瞬膜發(fā)達,前鼻瓣短而呈三角形,唇溝長,上唇溝達下唇溝兩倍長而接近眼部前角。口裂寬,深弧形,口閉時上下頜緊合,不露齒,上下頜齒同型,寬扁斜三角形,邊緣具明顯鋸齒,齒尖明顯外斜,外緣有一凹刻,下方具3—6小齒尖,具明顯鋸齒。常近河口、港灣活動,夜晚至淺水區(qū)攝食,白天至深水。性情貪婪,掠食海洋中硬骨魚類、鯊魚、魟、海洋哺乳類、海龜、海鳥等。廣泛分布世界各大洋。在我國分布黃海、東海、臺灣東北和西南海域、南海。剛出生幼鯊體長可達60—104厘米。成年體長325—425厘米,重385—635公斤。最長達5.5米,重達900公斤。體粗大,延長,后部漸細小。頭長大,寬扁,頭寬比頭高大許多,頭長約為全長的1/5左右。一歲齡鯊已有38厘米長。成年鯊最大達9米左右。卵胎生動物,一次可產下400—500個胎兒,當魚卵孵化成魚仔后,互相殘食,直至拼殺到最后僅剩一條為止。食性復雜,除捕食貝類、甲殼類和魚類外,有時漂浮大海的垃圾,木板也能吞食,鋒利的牙齒,能咬斷磨碎十分堅硬的物體。通常3.25—4.25米,最長6米。兩腭具銳牙,前方者呈門牙狀,兩側呈臼齒狀,以無脊椎動物,如海膽、甲殼動物為食。獨居,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lián)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詩曰:
卵胎動物且獠牙,
兇猛貪婪號虎鯊。
褐色斑紋移位性,
夜間殺手海洋家。
聯(lián)曰:
卵胎動物,外號虎鯊,暢游迅速拼同類;
張口獠牙,夜間殺手,兇猛貪婪食共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