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夏時節(jié),我所居住的北方城市,也如約進入“槐米季節(jié)”。大街小巷,國槐樹開起黃白色的花束,一嘟嚕一嘟嚕的淡黃,掩映在墨綠色的樹冠當中。一場急雨過后,槐米簌簌飄落,一地落英,花氣可嗅。
街市喧嘩。如此閑美風物,市人卻視而不見,能夠抬頭欣賞一樹槐米者,十無其一。
蕓蕓眾生都在忙奔著討生活。左手功名利祿,右手柴米油鹽。抬頭閑看槐米,親近“人間草木”,這背后固然牽連著一定的文化修養(yǎng),但大前提是,得有一顆對世間風物葆有感覺的心。
我們大多數(shù)人似乎已經(jīng)失去“物感力”了。而今天的物質(zhì)化生活,并不是真正的物感生活,它已被功利實用的計較和計算嚴重地異化了。我們與物已有大隔閡、大關礙。
比如,你對草木花鳥敏感嗎?你會留心街旁的大樹嗎?你會靜心地審視、關注你所居住的環(huán)境嗎?你對經(jīng)常走過的城市街區(qū)、老店酒肆乃至菜市場留意嗎?再進一步問,你有古人一樣敏銳而精細的“物情”“物感”嗎?
物感,對物的神圣直感,是人和世界深度關聯(lián)的一個秘訣。我們古人就曾經(jīng)活在這種直覺的“物感”或“燦爛的感性”之中,他們和物之間有一種神秘的感受和契合關系。
“綠葉素榮,紛其可喜兮!薄@是屈大夫的物感。
“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薄@是蘇東坡的物感。
“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于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薄@是陽明先生的物感。
在當代,汪曾祺先生筆下:“西瓜以繩絡懸于井中,下午剖食,一刀下去,咔嚓有聲,涼氣四溢,連眼睛都是涼的!彼感嘆“玉淵潭的洋槐花盛開,像下了一場大雪,白得耀眼”。
孫犁先生也有記:“養(yǎng)在窗外葫蘆架上的一只嫩綠的蟈蟈兒,吸飽了露水,叫得正高興……架上面,一朵寬大的白花,挺著長長的箭,向著天空開放了!
這個月的25日是七夕節(jié)。是晚,牛郎織女會在天上鵲橋相會。夏秋之夜,繁星閃耀,于葡萄架下可偷聽兩人約會時的脈脈情話,有時還會淋上幾滴“相思雨”什么的。這時候正在埋頭刷屏的你,還不至于告訴孩子“那都是瞎編的”來煞風景吧。
“鳥語蟲聲,總是傳心之訣;花英草色,無非見道之文!薄@是洪應明寫在《菜根譚》里的物感。見物,明道,會心,物猶人也。
菊令人野,蓮令人淡,松令人逸,桐令人清。俗世的生活已繁復而大不易,那么我們不妨放下手機,喚醒起可貴的物感,來感知洵美且異的四時明法和眼前風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