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天天對聯(lián)網首頁名勝古跡對聯(lián)太白書堂對聯(lián)

太白書堂對聯(lián)

2017-03-02 22:39:03朱興旺九華山佛教文化研究會 0條評論

九華山太白書堂,又名“太白書舍”,俗稱“李白讀書處”。坐落在九華街芙蓉橋畔,由祇園寺上行百米即至。

九華舊志記載,李白在唐天寶、至德年間,先后應好友秋浦縣令崔欽、青陽縣令韋仲堪之邀請,“五游秋浦”、“三上九華”。李白遠眺松雪,見九峰如蓮花,吟出了“妙有分二氣,靈山開九華”的九華絕唱,改九子山為九華山。后來,在贈韋仲堪的詩里再次贊嘆:“天河掛綠水,秀出九芙蓉”。李白在友人的陪伴下游覽了九華前山,喜歡東崖峰美景,“卜居九華龍女泉側”。在青陽縣令的幫助下,蓋起了茅屋三間,在此讀書賦詩,優(yōu)游山水間,度過了一段短期的隱逸生活。并留下了“太白洗硯池”、“金沙泉”等眾多遺跡以及金錢樹的美麗傳說。

 謫仙風流,勾起了后人無限向往之情。遺憾的是,到南宋慶元年間,書堂荒廢,令來訪的左丞相周必大頗多感慨。南宋嘉熙初(約1237年),青陽縣令蔡元龍訪求遺跡,在化城寺東側(現址)重建太白書堂,后人又稱“太白祠”,氣象一新。元初詩人陳巖有詩吟道:“蘭芷春風滿地香,謫仙曾臥白云鄉(xiāng)。山間精爽今猶在,落月時時見屋梁。”明弘治、正德年間,王守仁兩游九華,屢詣書堂憑吊  ,賦有“謫仙棲隱地,千古尚高風”;“寺僧傳舊事,詞客吊遺蹤”等詩句。

千古滄桑,太白書堂歷經興廢。 據統(tǒng)計,太白書堂此后又先后經歷了八次重修與重建,F在我們看到的太白書堂,是由國家投資,九華管理處在1988——1991年重建。書堂面積1800平方米,主樓建筑面積1500平方米。1988年劉海粟為此題名。太白書堂主樓高大莊嚴,為徽派兩層樓閣。仿古建筑,木質構架,雕梁畫棟,色調對比鮮明,古樸典雅。書堂第二層,敞廳堂,有藏書閣,并內陳高檔文房四寶,名人書畫。曾經接待過很多江澤民同志等中外名人。

書堂還建有茶樓等其它建筑,其布局傍清溪荷塘,后院長廊回繞,亭臺樓閣相間,青磚灰瓦,厚重端莊,古色古香。有古石橋一座,溪流潺潺,樹林茂密,鳥語花香。書堂內有兩株千年古銀杏,樹高25米,四人合圍不及,枝繁葉茂,參天聳立,相傳為李白手植。樹下有太白井,泉水甘冽,溢流不竭。夏日涼風習習,荷花飄香。秋雨淅瀝,多少樓臺煙雨中。“九華尤物重君題,尚構書堂卜一棲”;“斗酒百篇千古事,江山無限白云紙”。坐在亭子里,徘徊長廊上,可以品茶,吟詩。游人至此,會感到一種無言的寧靜,心靈好象得到一種凈化。“人藉山之鐘秀,山藉人以傳奇”。當代學者劉子蔭先生撰寫對聯(lián):

 九子改九華,一字千秋,學士與名山并壽;
 一堂伴一井,九天三色,先生有明月共樽。

這幅對聯(lián),珍藏著李白浪跡行吟笑傲王侯的榮耀,銘刻著世代九華山人的景仰與思念。

 太白書堂初建時僅茅篷數間,卻開創(chuàng)了九華山文人建書堂之先河。此后,費冠卿書堂、羅隱書堂、杜荀鶴書堂、滕子京書堂、陽明書院、甘泉書院等二十多座名人書堂相繼建成。十方叢林滿九華,名人書堂遍九華,構成了一道獨特的名勝景觀。“四壁云山拱圣境,九華煙景播文風”,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促進了了九華山及周邊地區(qū)的文化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

猜您喜歡

評論區(qū)

猜您喜歡的對聯(lián)及詩文:

太白書堂

對聯(lián)分類

對聯(lián)知識

熱門對聯(lián)

精彩推薦